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26日 > 总第565期 > A2 > 新闻内容
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银行责无旁贷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受疫情影响,近年来,不少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给稳增长、稳就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融资难题,资金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因此信贷服务是否能便捷、高效、直达中小企业,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稳定器,银行应全力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目标。

在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通常存在着众多中小微企业。银行应持续跟进上下游企业需求,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融资。同时,在推动核心企业获得融资后,以适当方式引导其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

对于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遇到暂时资金困难但仍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可以促进稳就业的服务业、贸易业等中小企业,银行应统筹协调增贷、应急转贷等金融服务措施。对于这些中小企业,银行应积极落实减费让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本金给予临时性延期偿还安排,付息可适当延期并免收罚息,灵活运用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不足等问题,银行可以与第三方担保机构协作,探索抱团申请、打包担保等贷款新模式,以达到降低融资风险、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目的。对无法提供规范财务报表的小微企业,可尝试将客户的网络交易数据作为信用评级指标。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数已超2亿人。他们高度依赖互联网平台,现在平台用工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新就业形态,规模快速增长。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服务,有效拓展金融服务边界。对于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的人员,银行可以为其专门设立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个性化金融需求。

此外,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主要群体,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这些群体既是待就业大户,也是银行未来潜在的优质客户。银行应进一步探索银、校、企间可持续合作新模式,打造银、校、企合作新亮点,推进高等教育与金融服务强强联合,携手为促进人才培养和提升就业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编辑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