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汪丽娜
【农村金融时报】
2022年以来,湖北通山农商银行通羊支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行社工作部署,立足乡村振兴主责、主线,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巧用“加减”工作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农商力量。
在服务上做加法
“坐在家里发现不了客户的想法,更了解不到客户的诉求,我们必须用心去下沉,用力沉下去。”通山农商银行董事长孙琦说道。
于是,该行通羊支行负责人陈铭带着员工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做微贷宣传,在灵活多样的宣传下,在有声有色的推介下,在温馨耐心的沟通下,通羊支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质量,从“客户上门”转为“服务到家”,使银行服务延伸到村民家门口。
11月22日,通羊镇大畈程村的乡间小路格外热闹,村民们围着通羊支行工作人员争先恐后报名整村授信签约活动,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福利”。
该支行以车头为办公桌,一沓资料、一支笔、一部手机,开始了授信之旅。“快来领农商银行福利”,短短2个小时,通羊支行现场签约20户,预授信280万元,预计用信80万元。
事实证明,用心去下沉,用力沉下去,自然就会获得客户的信赖与支持。截至11月末,通羊支行累计发放贷款2.49亿元,对3322户农户进行授信并予以公示,授信金额1.23亿元。
在流程上做减法
“只有换位思考,才会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客户真实需求。”孙琦说,正是因为从上到下,形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我们才能够在服务和产品上做好加法,在做流程上做好了减法。
通羊支行在做简流程上,下足了功夫。该支行实行“金融日”服务模式,每周至少两个半天到村居委会上门服务的方式现场解答农户金融问题,每月至少投放1笔微贷。这种方式能够更好融入客户群体中,感知客户的需求,在客户心中烙下深刻印象。
同时,通羊支行简化办贷效率,推行“一次告知”和“限时办结”制度,确保贷款受理、调查、文本制作不超过2个工作日。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通羊支行不断加速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广“楚天农商云”智慧微贷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服务更优的贷款体验,使快速高效融资成为常态化。
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该行通羊支行微贷余额2.23亿元,较年初净增7204万元;微贷客户数948户,较年初净增32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