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19日 > 总第564期 > B2 > 新闻内容
威海农商银行 金融助力小鱼竿“钓”起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王群

【农村金融时报】

山东威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钓具产品生产基地,鱼竿年产量达4000多万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如今,中国每10根销往世界各地的鱼竿中,就有6根来自威海。“威海鱼竿”已超越美、日、韩等传统主产地,钓起了世界市场的“大鱼”。

走进威海一木钓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木钓具”)生产车间,一派热闹景象,工人们正马不停蹄地赶工生产,既有大量零售订单,还有一批海外订单。

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威海钓具企业,一木钓具最开始进行贴牌代加工,2010年创立“一木钓具”品牌,进行生产、加工、销售高端鱼钩和鱼线等钓具配件;2014年,企业谋求转型,创立新品牌“富源百川”,形成一木钓具负责生产制造、富源百川负责设计营销的格局;2016年,富源百川钓具在中国县城的使用覆盖率达到70%,全国有1300多家加盟店。从线下到线上,从代加工到自主设计,一木钓具一步一个脚印站稳了渔具市场。

“是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成了渔具行业的‘弄潮儿’,感谢农商银行在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我们的资金支持,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一木钓具总经理马西峰说。

原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一木钓具急需购进一批原材料满足生产需要,但是由于销售回款延迟等原因,导致自有资金不足。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威海农商银行金融辅导队来到该企业进行宣传对接,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其量体裁衣,利用其研发的多项新型专利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贷”,在最短时间内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保证了订单产品的如期交付,稳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在具有“中国钓具之都”“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钓竿之城”美誉的威海,一木钓具只是威海农商银行支持钓具产业走向更高、更广阔发展市场的一个缩影。为更好践行地方农村金融机构责任,以金融力量助力威海渔具制造业发展,威海农商银行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优化服务,为渔具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威海农商银行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与渔具行业协会、渔具企业开展党建共建,全方位推进合作,实现了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与威海市体育局开展共建,并为威海市体育产业授信3亿元,助力钓鱼休闲产业发展。

该行坚持精准服务,依托“四张清单”对接,主动走进张村、羊亭等产业园区,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钓具企业的资金情况和服务需求,并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企业座谈会,对接渔具行业协会,听取意见建议,实时掌握需求,建立服务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同时,该行实行“链式”服务,对重点渔具公司上下游企业、个体工商户跟进对接,提供资金支持、账户开立、外汇结算等服务。

此外,该行坚持创新产品,针对威海市渔具企业转型升级,国家专利多的情况,积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科技支行贷”,在有效解决了渔具企业轻资产、抵押难问题的同时,还让渔具企业享受到了政府贴息政策,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渔具产业类贷款余额2.1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