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
【农村金融时报】
江苏省联社着力发挥行业指导、服务、协调和管理作用,带领全省农商银行切实发挥“县域金融领头雁、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推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
江苏农商银行系统以“小法人、大平台”发展理念为指引,积极破解农村市场主体融资难点,推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对“长尾客群”的深度挖掘和精准服务。
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连续打造“阳光信贷”“金融服务村村通”等特色服务品牌,为全省100%农户和50%小微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完成近万个行政村和社区的整体授信,贷款客户数超395万户(占全省金融业近三分之一),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均超万亿元,存贷款总额突破5万亿元。
同时,江苏全省农商银行不断加强普惠金融渠道建设。截至11月末,全省农商银行有3360个营业网点、14732个金融便民服务点、17915台自助设备和智能机具,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的建设目标。
江苏全省农商银行代理全省100%农户的涉农补贴发放,承担60%以上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代发;累计发放社保卡4491万张,覆盖全省52.8%常住人口,占全省银行业总发卡量的55.9%;贷记卡累计发卡达377万张,手机银行客户数在全省率先突破3000万户,网络支付客户数超5600万户,收单商户超200万户。
为强化金融科技支撑作用,江苏省联社建成全国省级联社规模最大的云平台和“两地三中心”信息保障体系,258个科技信息系统稳定运行,系统可用性达99.998%;加强资源配置和机制变革,增强敏捷开发能力,提升自主可控水平,促进经营管理方式的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持续加强“大平台”建设,为“小法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省农商银行纳入各级法院费款收缴代理范围,成为医保电子凭证合作银行,上线税银系统资金监管平台,实现“银税互动”数据直联。
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还持续打造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方位提升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开创性设立行业风险救助基金,综合运用政府帮扶、机构自救、行业救助、合并重组等手段,辅以引进战略投资者、调整高管、改进机制等措施,实现高风险机构全部“清零”。
打造江苏农信核心竞争力
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完善工作框架与实施路径,同时打通农村金融供给中的梗阻,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动力和能力;依托金融科技赋能,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综合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方面,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积极实施科技兴行战略,聚焦客户需求定制、客户体验提升和客户价值创造,增强研发响应和科技服务支撑,借力数字化转型深耕本土实施差异化发展;加快构建“银、企、民、政”开放合作生态格局,在精准画像、精准服务、精准培育上寻求新突破;增强数据主动治理和深度挖掘,实现数据支撑下的产品创新、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成效最大化。
江苏农商银行系统突出特色办行、服务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进一步下沉重心,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筑渠引流,为产业创新、生态优化攻坚破难,为精细管理、精益运营提质增效,同时不断健全垂直独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体系,持续增强应对内外部冲击韧性。
在江苏省联社带领下,江苏农商银行系统在全国农信系统首开多项先河:第一家引进国有大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并务实开展战略合作;第一批完成农商银行股份制改造并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最早开办国际业务、第一批取得衍生业务资质、第一批发行可转债永续债补充资本;在全国省级联社中首家实现客户服务渠道的统一接入。 (王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