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庆祝漳浦农商银行改制2周年
不忘初心,团结奋斗汇聚磅礴力量;笃行实干,乘风破浪开辟壮美蓝图。
12月15日,漳浦农商银行迎来了改制成立两周年的生日。
两年来,漳浦农商银行坚持“实干兴行”,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稳住经济大盘,坚守支农支小初心使命,做深做活普惠金融,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保持奋进姿态,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用金融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结下累累硕果,用行动标榜“有为农商”,用实力展现了 “漳浦农商速度”。截至12月13日,该行总资产较改制成立时增长33.92%,已达181.66亿元;存款总额增长33.6%,已达151.01亿元;贷款总额增长70.78%,达100.19亿元。存贷总量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
支农支小,做有情怀的银行
涉农贷款余额 89.27亿元,占比达89.77%。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34.98亿元,占比达35.2%。
普惠零售客户总数超过54831万。
这份亮眼的成绩,是漳浦农商银行专注主责主业、深耕“三农”小微的真实写照,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诠释。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县域山海、新能源产业资源禀赋,漳浦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针对县域花卉苗木、蔬菜、渔业养殖、光伏等优势特色产业给予信贷政策倾斜。截至11月末,该行在3个十亿元镇累计投放贷款14.94亿元,在14个亿元村累计投放贷款1.48亿元;发放光伏贷1.93亿元,发放金额位居全省农信系统首位。
创新融资担保方式。立足“三农”、小微企业等普惠领域主体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痛点难点问题,该行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股权作为抵押的“乡村振兴·农股贷”、以“房产抵押+保证”的“全额抵押贷款”、由政府融资公司批量担保的“睿信保”等信贷产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客户融资成本降低和农商银行信贷投放增加的多赢局面。截至11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以农业设施作抵押的贷款1.04亿元,发放“睿信保”2.9亿元,同时创新发放全省农信系统首笔“银担模式”的地标贷。
金融服务台胞台企。该行支持当地“一县一品”,制定2022年“福惠闽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通台胞征信查询服务,推出专项信贷产品“福台贷”,在贷款准入、贷款额度、贷款手续、贷款利率、协助贴息等方面为台胞台企开通专属“绿色通道”,同时与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达成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向台创园授信6亿元。截至11月末,该行协助5名台胞成功申领金融信用证,对台胞台企金融服务授信余额2054万元。
普惠民生,做能担当的银行
漳浦县每3户家庭就有1户选择漳浦农商银行的服务,每10家企业就有1家与漳浦农商银行携手同行。
作为地方金融的“排头兵”,漳浦农商银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让金融服务更好地惠及各类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产品创新突出“专”。该行不断提升“定制化”服务质效,围绕民营及小微企业、新市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带头人等融资需求,创新贷款产品,近两年推出新市民贷、乡村振兴·头雁贷、青葱贷、地标贷、巾创贷等产品30余种,充分满足县域经济主体融资需求,实现精准“配餐”。
金融服务突出“惠”。28个线下网点、268个“普惠金融服务点”,121名驻村金融指导员,7家福农驿站,1家“远程银行”,漳浦农商银行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普惠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铺路子”。同时,在全县各乡镇全面铺开普惠金融宣传活动,以现场宣传、现场办贷、现场解疑的形式,将贷款送到“家门口”,解决金融服务的堵点、痛点。
让利于民突出“实”。立足于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漳浦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助企纾困金融政策,充分运用再贷款、两项直达工具扩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结合转贷、续贷、展期等服务,让政策红利直达主体,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成本。同时,积极主动为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持续扩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收费减免范围,自主减免和优惠50项服务项目,近两年来为企业减费让利1.74亿元,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开放融合,做有活力的银行
漳浦农商银行深入实施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以“融”字为突破口,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村居基层党组织的互动,凝聚服务乡村振兴“合伙人”,构建“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商所能”的共赢局面。
党建融合开新局。该行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创新“党建+金融+乡村振兴”联动方式,通过党支部与村居两委、企业党组织等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把基层党建、金融支农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全力推动金融服务直接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所需所求。截至11月末,已与284个村居两委、企业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累计开展党建共建活动近300场。同时,持续探索“政府+监管+银行”支部共建机制,通过联学活动将普惠政策、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送到寻常百姓家。
政银融合促发展。该行与科局、乡镇、村全面进行共建共享,促进银政要素融合发挥最大效益。如与县组织部、乡村振兴局联合发文开展“百名金融指导员驻百村”活动,选派121名员工担任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在古雷经济开发区探索乡村振兴指导员互派模式;与县海洋与渔业局共建,并明确向县域海洋经济投放15亿元的信贷资金;与漳浦县工商联(总商会)共建,并设立30万元专项贷款资金支持实体经济;与漳浦县工信局签订“百人挂百企”金融纾困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并向县域中小微企业整体授信60亿元……
同时,该行积极探索与村级经合社、供销社构建密不可分的股权纽带关系。今年,成功引导一家村级经合社入股,系全市首家村级经合社入股农商银行,真正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关系,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服务融合提质效。以最大限度提升客户满意度为目标,该行通过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的互动,建设福农驿站,将金融服务融入政务、电商、民生、物流等,让多部门、多站点的乡村振兴政策、资源通过福农驿站直达乡村“神经末梢”。如在海峡花卉集散中心设立以花卉苗木为主题的福农驿站,重点满足集散中心和周边花卉苗木及其上下游产业客群的金融需求;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福农驿站,融入政务服务为民办实事,在深土镇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福农驿站为周边19个村共计5万余人提供“金融、政务、民生、物流、电商”等“五位一体”综合性服务……
如今,这样“一站一特色”的福农驿站已经有7家,同时还在不断丰富建设中。
守正创新,做善改革的银行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漳浦农商银行顺势而为,因势而变,以更高站位抓改革,以更宽视野谋改革,以更大力度推改革,加快转型,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内部管理。该行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坚持党管金融,完成“党建入章”工作,不断提升“三会一层”履行能力。进行职能部门改革,进一步厘清部门职责,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合规文化建设,成立不良信贷资产处置中心。截至11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
激发内生动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该行注重实干实绩,强化有为才有位,有位需有为,能上也能下的用人导向,建立中层人员动态管理、梯队管理。近两年有22名青年员工走上了管理岗位,有12名青年员工成为中层后备人选。同时,该行进行绩效薪酬改革,以“机关薪酬与服务挂钩,基层薪酬与业绩挂钩”为原则,对全行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全面重塑,将绩效考核到人,进一步拉开薪酬差距,真正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加快服务转型。“服务跟着需求走,需求在哪里,金融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漳浦农商银行推行“一线工作法”,由高管以上率下,带动全体员工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推进重心下沉、作风下沉、服务下沉。以金融指导员驻村为抓手,通过三个半天驻点办公制度,真正将服务送出去。持续开展网点转型,不断优化厅堂服务,今年来设立了夕阳红主题银行、海洋主题银行、书法主题银行,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产业中,更好地为同一需求群体精准服务,确保服务到位。
回馈社会,做有温度的银行
以“客户为中心”,用心、用情、用智赢得好口碑,打造“有温度”的银行。一直以来,漳浦农商银行大力弘扬“乐善好施”的福建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
“疫”线上的金融力量。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漳浦农商银行扛起政治责任,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共组织近50名党员、团员支援核酸检测点、防疫卡点,向县红十字会捐赠17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向重点防护区捐赠口罩、矿泉水、面巾纸、雨伞等防疫物资。同时,全面铺开线上综合金融服务,构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非接触”服务模式,确保特殊时期金融服务“不停歇”“不掉线”,将信贷资金倾斜于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小微企业,对可能受到疫情影响的客户按照“应延尽延”的要求,主动给予办理贷款延期。截至11月末,该行发放1-8期纾困贷款246笔,金额5.08亿元,为企业延期还本8.45亿元。
情系教育助学路。让教育金融更有温度,漳浦农商银行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年来,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23亿元,惠及12634户的高校新生和在读生家庭。9年来,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困难学子373名,共计137.2万元;今年还启动了“爱心农商,关爱资金”资助困难学生活动,由员工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精准帮扶,目前已有95名员工对152名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同时,该行及时落实“创保贷”等优惠政策、产品,帮助有志创业大学生解决融资难题,截至11月末,累计发放“创保贷”金额1416万元。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该行为全县48所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提供课后延时费用代收服务,累计缴纳笔数22683笔,缴纳金额金1510万元。
构筑“暖心”港湾。今年来,漳浦农商银行依托部分网点、福农驿站建设了10个“劳动者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的场所,不仅提供饮水、手机充电、饭菜加热、应急药箱等便民服务、还设置了阅读区、工作区、娱乐区,保证了户外劳动者“吃饭有桌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助力营造尊重劳动、关爱最美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迈步新时代,壮阔新征程,漳浦农商银行在支持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上有基因、有优势、有愿景、有使命。该行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提高站位勇担当,求真务实谋发展,深耕“三农”、小微这片沃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闯出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商银行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漳浦农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