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19日 > 总第564期 > A1 > 新闻内容
周延礼:推动金融科技与地方金融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和发展水平还不高,同时中小微企业缺少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新基建建设投入不够等。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些既是问题,又是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机遇。未来,金融机构要持续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12月11日,在全国地方金融二十六次论坛(2022)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

周延礼在论坛上说,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繁荣发展,金融交易方式、资源配置、风险治理、内外链接、支付方式、结算方式等呈现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租赁等金融业态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金融效率提高、金融产品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高,促进了金融与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周延礼说,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与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发展还存在产品和服务衔接不够、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缺失等问题。未来,需要产业数字化、科技金融、现代科技服务业等人才、平台、机制和政策协同推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产业金融多模式新生态圈。

周延礼建议,当前应以优化产业与地方金融融合的生态圈为目标,持续完善金融科技顶层设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促进金融科技与地方金融协同发展。一方面,地方金融机构要围绕地方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产业金融布局,科技赋能金融新产品、新服务、新政策,增强产业与金融融合创新动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符合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互联网金融业各自实情的数字化转型,完善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数据标准化体系,搭建与产业新基建相适配的“金融新基建”,实现金融业基础设施标准化,实现金融业务和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

周延礼还建议,金融机构要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企业,使企业经营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重点培育中小微企业客户集群,使1.1亿户企业实现数字资产的可流转、可融资、可灵活配置,创设数字信用,有序创新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具体要做到:发展数字资产的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数据保险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规范保险对企业信贷增信服务功能,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以及数据安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险服务;完善开放银行建设,持续布局“金融云+行业云”模式,共筑全场景开放生态,通过融入、整合、共建三种模式建设金融场景,赋能场景化金融服务;打造一批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机构和平台,推动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机构的系统化、常态化、智能化;推进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对接,促进数据要素交易流转,以数字信用融资机制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