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19日 > 总第564期 > A2 > 新闻内容
小种子迸发出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金融机构多举措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早在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优化基地布局,打造国家种源保障战略力量;加强基地建设,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健全良种繁育和应急保障体系,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作为支持种业振兴的市场主体之一,金融机构也不断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深度挖掘种业相关担保资源、探索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抵质押模式等方式将种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把支持种业振兴摆在突出位置

黑龙江田友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友种业公司”)是一家集育种、试验、加工、检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种业公司。12月初,走进田友种业公司,远远望去,银色的糙米储藏罐、蓝色的种子低温烘干塔高耸矗立,洁白的种子仓储库房干净整洁,检验中心里,工作人员正操作仪器开展种子质量检验检测。

田友种业公司董事长张科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该公司专注种业研发26年,现年加工能力3万-5万吨,拥有270立方米的种质资源储备库,可储存农作物种子材料10万份以上。

然而,这一家拥有高素质研发团队、具有高成长性的种业民营企业也有自己的“苦恼”。

张科坦言,阶段性资金难题困扰着企业发展。“每年粮食收获季,正值种子加工旺季,叠加种子研发的资金投入,我们急需大量流动资金,但由于缺少有效抵押物,难以获得高额融资,导致运营资金出现缺口,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张科说。

很快,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关注到这一情况。

邮储银行佳木斯市分行通过现代种业产业研究,与该企业建立联系,并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到企业进行实地对接,与企业共同分析抵押物不足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与市鑫正担保公司沟通,采取企业提供粮食质押的方式,圆满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紧接着,该分行又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从受理调查到落实担保到审批放款全部流程,于8月17日为企业发放贷款1000万元。

“这笔贷款的投放,不但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还支持黑龙江省鹤岗、宝泉岭、富锦、建三江、同江、抚远、饶河等地的种子供应。”邮储银行佳木斯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萍对记者说。

如今,在邮储银行的金融助力下,田友种业实现黑龙江省民营种业审定品种的历史性突破,一举通过7个品种的审定,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跃居全省领先水平。

今年以来,银行业把支持种业振兴摆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突出位置,各项举措不间断。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农发行面向全系统发出《关于争当金融服务种业振兴主力军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累计安排不低于1000亿元投贷联动资金,为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金融服务。

同样的,早在去年11月,农业银行出台《中国农业银行金融支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充分发挥“贷债投”综合金融服务优势,着力支持种业育种创新、基地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

记者从农业银行获悉,该行实施名单制管理,对种业阵型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种业科创企业等精准配置支持政策、精准开展营销服务。与此同时,该行加大直接投资力度,在海南牵头设立以南繁、农业科技等为主要投资领域的乡村振兴绿色基金,在甘肃通过股权投资支持中林集团金象种业开展育制种项目建设。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种业相关领域贷款余额226亿元,增速46%,累计直接投资超30亿元。

建设银行则聚焦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强化种业育繁推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建设银行围绕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先后出台《中国建设银行支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通知》等多项具体文件。在客户准入、信贷资源、担保方式、审批权限等方面,建设银行配套一系列差别化支持政策,围绕农作物、畜禽、水产等重点领域,有力支持一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种子协会优质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截至7月末,建设银行粮食领域贷款余额超800亿元,粮食领域贷款增速及种业领域贷款增速均超全行各项贷款增速。

除了建立顶层设计外,有的银行推出专项活动,为种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例如,光大银行组织开展了“服务粮食安全、助力种业振兴”系列活动,对接各地特色优势种苗中心、种业持证企业等,为种业企业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新攻关等环节匹配定制化金融服务,实现了种业客户数量和贷款规模增量扩面。

创新产品支持种业发展

金融支持种业发展并不只有信贷这一种固定形式。随着各大银行顶层设计的逐渐成熟和对支持路径的不断摸索,涌现出不少“新花样”。

今年3月,农业银行在全国率先创新种业领域专项信贷产品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并将首笔贷款300万元投放落地,为种业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融资担保渠道。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次获益的企业之一。据悉,该企业是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培育出Q优系列杂交水稻、玉米和庆油系列超高含油(超50%)油菜新品种50多个。

植物新品种权是种业的知识产权,长期以来其商业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虽然企业手里有优质种质资源,却无法用植物新品种权质押得到贷款。

记者了解到,农业银行重庆分行针对这类企业痛点,创新推出了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主要从贷款要素、质押物条件、质押业务管理、贷后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解决植物新品种权押品准入、价值评估、质押登记、贷后管理等关键问题,为种业振兴金融服务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规范化模式。

与此同时,有些银行更加注重向种业企业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今年8月,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一,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该公司是国家种业蛋鸡“强优势”阵型企业,其良种推广市场占有率50%以上。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作为属地化服务机构,围绕企业蛋鸡、肉鸡种源“卡脖子”痛点,为该企业提供高效稳定融资支持,保障企业技术攻关。同时注重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依托“e信通”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打通“智慧蛋鸡”平台资金流,解决链条企业融资难问题。

同样的还有光大银行。据悉,为成功实现中国特有植物霍山石斛的规模化栽培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国石斛之乡霍山县打造了规模逾千亩的野生栽培基地。光大银行合肥分行通过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惠贷款定价等专项政策,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进一步构建霍山石斛野生种源保护、育苗、野生栽培、产品研发、文化体验的全产业链,并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为当地农户带来了长久且稳定的收益。

除此之外,部分银行旗下的金融公司也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深入实施种业振兴金融服务。

作为农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机构,农银投资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企业扶优和创新攻关等重点领域,加强与种业龙头企业深入合作,通过设立基金、专项资管计划等多种方式,投资近5亿元支持中林集团金象种业等优质育种企业,助力企业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中做优做强;积极服务象屿农业物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助力打造优势“大粮商”。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带动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与此同时,我国种业结构性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品种竞争力也还不够强,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下阶段仍应将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座谈会,其中也提到,要加强业务协同,密切工作对接,支持农机和种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产融合作,通过产融平台加大对农机、种业中小企业金融扶持。

(本报记者黄力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