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河北海兴联社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本报讯 记者李美丽 通讯员郭旭报道 为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河北海兴联社紧紧围绕河北省联社及沧州审计中心部署,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为着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制度试点工作,海兴联社选出一批优秀青年员工,通过推进“员工亮证工程”,鼓励客户经理持证上岗,极大提升信贷服务队伍的专业性。
该联社积极搭建助农平台,通过惠农政策推介会、金融夜校、集市金融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信贷、反洗钱、反假币、存款保险等多项业务,把优惠政策、金融产品以及金融知识送到百姓身边,让更多农民懂金融、用金融。截至10月末,该联社已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发放宣传折页3000余份。
与此同时,该联社大力推进乡村金融便民场景建设,着力推动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深入学校、商超、小微客户,加大对手机银行、聚合支付、智慧柜员机等业务的推广力度,搭建起良好的银校联盟、银商联盟。截至10月末,该联社共为广大农户开通银行卡13万张,手机银行5万户,在重点行政村打造“农信金融便民店”64个,布放ATM机25台、智能POS机64台,搭建校园一卡通支付场景6个。
为让金融服务更有效率,海兴联社推出“惠农快贷”业务,通过发放线上信用贷款,以速度快、办理手续简便等优势,为广大农户解燃眉之急。截至10月末,该联社“惠农快贷”已成功授信146户,发放贷款2524万元。
此外,该联社通过推出线上贷款预约平台,实现客户申请、业务受理一站式服务。据悉,平台开通一周以来,该联社已收到平台申贷35户,资金需求901万元,并全部完成线下对接,为6户发放贷款150万元。
下一步,海兴联社将继续强化金融服务,积极解决客户资金周转难题,搭建惠民服务连心桥,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崇阳农商银行 全力推动整村授信业务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程余莲报道 初冬的清晨,家住湖北省崇阳县石城镇白骡村的王老板和几名工人正在鱼塘里撒网捕捞。看着活蹦乱跳的鱼儿在网兜里激起一片片水花,王老板满脸笑意:“多亏农商银行‘荆楚小康贷’的支持,不用抵押担保,随取随用、随还随取,手机一点就能到账。”
石城镇是崇阳县的水产大镇,以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和特色鲈鱼为主,年产鲜鱼5000吨左右,占全县产量的40%。王老板在湖北崇阳农商银行支持下,调整养殖结构,摸索经济价值高的鲈鱼养殖模式,并逐步扩大养殖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鱼达人。
崇阳农商银行石城支行负责人介绍,根据整村授信建档清单,该支行已发放养殖类贷款3000余万元,助力本土养殖产业发展壮大。
近年来,崇阳农商银行全力推动整村授信,以派驻金融村官包村入户走访形式,全方位开展信息采集、电子建档、授信评级工作;以“荆楚小康贷”平台为载体,发挥“线上+信用”的业务优势,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缩短申贷时间、提高贷款的便利度和获得率,积极解决“三农”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
据统计,该行为全县187个行政村建立信用档案农户数33698户;预授信农户30554户,授信金额12.2亿元;签约农户数7374户;用信农户4982户,用信金额3.04亿元,已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
咸宁农商银行 发放线上贷款6.19亿元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雷涛 陈醇报道 近日,湖北咸宁咸安区嫦娥大道经营水果店的彭老板急需一笔流动资金,了解到湖北咸宁农商银行“楚天农商云”线上贷款平台,便扫码申请了贷款。11月25日,在客户经理帮助下,彭老板点击平板电脑,获得了20万元贷款。
“楚天农商云”线上贷款平台,是由湖北省联社开发的新一代人码合一获客平台和智慧微贷系统。咸宁农商银行全面推广“楚天农商云”线上贷款平台应用,客户只用手机扫一扫,填写基本信息,即可完成贷款申请。平台收到客户贷款申请,立即为客户分配由该行客户经理担任的专属金融专家。同时,该行为金融专家配备专用移动平板电脑270台,不用客户跑路,金融专家上门服务,全程在平板电脑上操作,客户在家就可获得贷款。
“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赋能,让客户不找关系不求人,农商贷款送上门。”咸宁农商银行董事长陈继华说。截至10月末,该行今年新增线上贷款3750笔,金额6190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