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大冶农商银行 下沉服务助特色产业振兴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章振亚报道 近年来,湖北大冶农商银行通过发挥微贷产品渗透力,精准匹配各行各业,优先对接服务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中药材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链及龙头企业。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农担贷”“再担贷”特色微贷产品103户3.05亿元,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贷款80.82亿元,实现金融“活水”向农业农村“流的多、流的通、流的快、流的准”,为本地标杆农产品打造“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传播更多“大冶味道”。
孝义农商银行 优化提升信贷服务能力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任海荣报道 今年以来,山西孝义农商银行将提升信贷支持和服务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获取全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清单,开展全覆盖式营销拓展,满足小微客户金融需求,提升“首贷”贷款比重,信贷覆盖面逐渐扩大。同时,该行不断提升信贷服务质效,优化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信贷产品体系,增强产品客户匹配度,全面推行驻点办公制度,金融服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仙桃农商银行 助企纾困“有温度”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李靖报道 “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授信,我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提现,省时又省力。”日前,湖北仙桃农商银行信贷专班主动上门,为明达公司40余名员工进行集中授信。通过现场审批,当即批下500多万元授信额度,满足员工日常资金需求。今年以来,该行大力开展“企业大走访”等活动,走访中小微企业1050户、村组311个、群众2000多人,为客户量身定制信贷服务、现金管理、电子支付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该行加大金融科技运用,充分运用智慧微贷系统,为企业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黄梅农商银行 深化共建乡村治理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张治平 雷玲报道 今年以来,湖北黄梅农商银行聚焦整村授信和信用乡村联创联建,搭建“村银共建+金融村官”合作平台,组织开展“金融村官”派驻工作,深化村银共建乡村治理新模式。该行选派89名“金融村官”,在330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授信达标村建设。为打造黄梅特色农业“金名片”,该行在整村授信达标村建设中,围绕蓝莓产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广运用“荆楚小康贷”融资平台,全面满足农户小额高频和快速自助的融资需求,累计预授信近3000万元,发放农户贷款30户、近850万元。
淮安农商银行 首笔“电商物流贷”落地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张超报道 今年以来,江苏淮安农商银行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深度走访、配套专属产品等方式,持续提升电商物流板块客群的金融服务质效。江苏耀伦供应链公司专门为电商提供仓储服务,近期开始承接菜鸟供应链以及拼多多旗下部分仓储服务工作。该行在推进物流客群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在“双11”期间快递日发件量较以往瞬间翻倍,需要资金垫付快递单号以及人工成本,便第一时间上门对接,通过信用方式为企业匹配了200万元“电商物流贷”授信,保障企业“双11”期间的平稳运行。
房县农商银行 “科创贷”缓解企业融资难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李双双报道 “没想到公司的专利知识产权还可以在湖北房县农商银行质押贷款,解决了公司的生产难题。”十堰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代某激动地说。十堰中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红薯全产业链为主业,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上资金投入巨大,随着市场拓展,公司流动资金缺口较大。今年11月份,房县农商银行大木支行为其量身选定“科创贷”产品,将企业尘封已久的十余项专利产权作为质押物,不到3天就为该企业办理500万元贷款,解除了企业的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