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黄春蕾 覃慧玲 韦仕露 叶华富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马山农商银行帮助农户走好致富路
近年来,广西马山农商银行深入实施“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暨“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工程,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抓手,帮助马山县各乡镇农民家庭过上越来越有奔头的生活。
自2016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脱贫(扶贫)人口小额信贷13755户、金额6.37亿元,占马山县脱贫(扶贫)贷款投放总额的96.07%,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小草莓创造美好明天
初冬时节,马山县乔利乡脱贫户黄学武起了个大早,招呼着马山农商银行乔利支行金融专员到他的依依草莓园查看草莓生长情况。
“现在草莓已经长出第一批了,预计12月中旬就能收获,年产能有1万斤。”黄学武告诉该支行金融专员。
黄学武夫妇早年在工厂打工,年收入仅在5万元左右。近年来采摘草莓成为人们周末休闲的娱乐方式之一,夫妻俩察觉到商机,决心租地种植草莓。
创业艰难,租地、买苗、施肥步步都需要资金,黄学武的积蓄已捉襟见肘,加之建设高标准的草莓大棚所需要的资金,成为挡在他们夫妇面前的第一道坎。而马山农商银行乔利支行金融专员的出现,给黄学武的草莓之路带来了新的转机。
乔利支行金融专员在下乡走访时了解到黄学武的困境,主动向其讲解并办理了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
有了这5万元的资金支持,黄学武的草莓大棚建起来了。现在,草莓长势良好,根据他的测算,自己的10亩草莓地预计能带来10万元的利润。
小猪仔“养”出好日子
在马山县加方乡福兰村内地午屯,40余头猪分栏而居,嗷嗷待哺。罗瑞敏正忙着清槽、拌食、喂水、消毒……而忙碌的背后,离不开马山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支持。
脱贫户罗瑞敏因身患残疾,年纪较大,无法外出务工。经帮扶干部、村委对其家庭实际情况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后,他决定从事肉猪养殖事业。
通过福兰村第一书记的牵桥搭线,马山农商银行加方支行了解到罗瑞敏的资金困难,派出金融专员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并上门调查,为其发放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
目前,罗瑞敏搭建了新的猪棚,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共养殖母猪7头、肉猪17头、猪崽20余头,年收入也从往年的几千元增加至如今的6万元。
香面条铺就致富路
马山县金钗镇有三宝:河鱼、面条和蚕丝。尤其是金钗面条,因其制作历史悠久、制作技艺一流,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夏天,富强面条的生产商韦方志愁容满面,原因是家中老人遭逢大病,花光了所有积蓄;面条机也因为超年限使用即将报废,再加上面粉供应商催款、销售点催货,多方压力让他心力交瘁。
马山农商银行金钗支行金融专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上门向他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开通绿色通道,向其发放了5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
当金融专员回访时,韦方志说:“脱贫致富、共同富裕不是一句空话,这笔资金不仅帮助我解决了供货商那边的资金压力,还让我顺利更换了新机器,面条的口感更好了,产量和销量也得到很大提高。”
如今,韦方志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细若龙须成品面条挂在架子上,月销售额可达2万元。
门窗店带来好生活
祖昌门业百龙滩勉圩店的经营者丁振山,自2018年脱贫后,刻苦学习,反复琢磨实践,逐件掌握了铝合金门窗的安装技术。
有了技术,他决心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门窗店。经过一番资金筹措后,仍有5万元资金缺口让他犯难。
马山农商银行百龙滩支行金融专员了解情况后,上门调查,为丁振山发放了5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助力其顺利开店。
如今,丁振山的门窗店凭借优异的服务质量、良好的客户口碑,生意越来越兴旺,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情怀,随着“小额”愈发浓郁。涓滴成河、积沙成塔,马山农商银行发放的每一笔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托稳了百姓创业的大梦想,构建着共同富裕的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