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郝世迪
【农村金融时报】
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河南中牟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守“扎根三农、专注中小、普惠民生”的市场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服务至诚、体验至上”的服务理念,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和社会责任,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高“三农”金融供给能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金融服务,增强农村金融底色,擦亮“百姓贴心银行”金字招牌。
织密金融服务网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走村入户,用脚步丈量需求。中牟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扎根基层的队伍优势,不断拓宽群众享受普惠金融服务的渠道和途径。广大党员干部员工背包下乡,逐村摸清底数,积极宣传各类金融惠农政策;逐队采集信息,掌握本村金融服务需求点;逐户进行授信,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实现辖区整村授信全覆盖,帮助村民致富。截至目前,中牟农商银行辖区433个行政村实现授信全覆盖,为乡村振兴送去了金融活水。
党建联盟,用肩膀扛牢使命。深入推进“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加强政银基层党组织共建,选派金融助理深入辖区各村镇,与各级党组织联合开展结对帮扶、参与乡村治理、普及金融知识等活动,推动“治理有效”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队伍进一步壮大,形成队伍覆盖“一张网”、三级联动“一盘棋”、服务群众“一家亲”的“党建+金融”新态势。
创新产品,用真心服务群众。中牟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为解决辖区农户担保难题、减少疫情期间客户接触、提高办贷效率,推出纯信用线上贷款产品“牟商快贷”;为加快灾后重建,联合中牟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推出灾后重建信用贷款“金燕爱心快贷”;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出“金燕脱贫小额贷”。
线上直播,用指尖传递真情。以线上直播形式探索助农助商新途径,开设特约商户、特约农户两个系列直播节目,通过产品推介、直播带货,畅通获客渠道,通过微信直播扫码进群方式,已建立400余人客户群,开启获客新模式,实现互助共赢。
精准服务出实招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主动上门走访,问需问计于企。中牟农商银行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行长进万企”活动,对企业名录库及服务半径内的小微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走访,组织专人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为企业送知识、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先后走访汽车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官渡医药产业园区等园区内300余家企业,切实提高了广大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感。
调整信贷投向,突出服务重点。围绕监管政策和县政府产业规划发展的方向和整体战略布局,信贷投放回归实体经济,聚焦重点领域,瞄准绿色产业、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先进制造业和头部企业上下游优质小微企业等新兴领域,优化投向、增大投量。目前,已建立重点项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有建筑资质企业、外贸企业等重点支持对象名单,共计276家企业,已支持信贷额度14.83亿元。
积极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负担。中牟农商银行统筹考虑小微市场主体资质、经营状况、担保方式等情况,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精细化定价水平,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解决辖内养殖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群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行推出“兴商贷”“小微振兴贷”贷款产品,手续简便,实行优惠利率,对普通贷款年标准利率下调200个BP,截至2022年10月末,累计减费让利1.5亿元。
便民服务惠民生 持续增进百姓福祉
适老化服务,实现业务“贴心办”。完善适老化设备,配备爱心座椅、轮椅、老花镜等设施。畅通绿色服务渠道,设立爱心窗口,强化人工引导,随时为老年客户提供必要帮助。优化手机银行版本,增加关怀版,真正贴合老年客户操作习惯。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防范电信诈骗、养老诈骗,保障客户财产安全。
移动营业厅,实现业务“就近办”。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中牟农商银行将办公点搬到村委、社区、学校,为客户集中办理社保卡、缴纳学费等业务,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节省客户时间,真正做到离群众更近、跟客户更亲。
简单便捷,实现业务“应办尽办”。不断优化开户流程,推行小微企业简易开户制度,缩短小微企业开户时间,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今年以来共计为892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开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