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冯为国 张修月
【农村金融时报】
李先生是山东郓城的一名出租车司机,由于车辆年久老化,今年准备换台新车。“我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日常开销大,正在为换新车钱不够犯难时,看到了郓城农商银行的宣传,就拨打了电话,没想到农商银行的10万元新市民贷很快就打到了我的账上,不但效率高,利息还低。”李先生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山东郓城农商银行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创新信贷品种,拓宽服务渠道,注重信贷投向的精准度和投量的社会效益性,通过做实普惠金融,夯实发展根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截至11月20日,各项存款余额392.07亿元,较年初增长38.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5.31亿元,较年初增加19.51亿元。
为打造客户满意的零售银行,郓城农商银行加快建立流程银行管理体系,实时监控办贷流程,公开向社会承诺办贷平台“96588”受理电话10秒内接听、调查工单2小时内派出、贷前调查2个工作日内完成、3个工作日内发放办结。快捷的服务平台,严格的业务监督,有效解决了由“客户找银行”到“银行找客户”服务方式的转变,提升了金融服务效能。截至目前,该行贷款受理中心累计接听电话10926通,受理贷款7726户,发放贷款4971户,金额12.88亿元。
该行开通信贷业务“绿色通道”,在实施线上优惠贷款“农商惠民贷”的同时,创新“房产余值贷”,无论全国各地,只要能有效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一笔贷款平均办贷时间为2天,将“一次办好”便民服务措施落到实处;降低贷款准入条件,大力推广“家庭贷”模式,做到贷款不用担保、不用求人;创新推出“好郓金融贷”,满足郓城在外创业者流动资金需求,并先后与苏杭、重庆、长沙、西安、济南、青岛等地郓城商会对接,开辟出新的金融服务阵地;完善32个行业授信标准,提高办贷透明度,30万元以下贷款由乡镇支行直接审批,1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实现权限下放,提高办贷效率。
此外,该行不断加快信用环境建设,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努力提高乡村居民的金融素养和诚信意识。并加强网点建设,在厅堂配备便民服务箱、爱心座椅、复印打印机、饮水机、爱心雨具、充电器等便民设施。同时,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四张清单”走访对接,组织员工走村入户宣传普惠金融政策及该行便民服务措施,组织成立了17支“党员先锋队”和116支“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实行“1+1”人员配置,走出柜台,走村串户,把优质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送上客户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