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2月05日 > 总第562期 > B2 > 新闻内容
新余农商银行 让“整村授信”幸福花开满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江 李志强

【农村金融时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江西新余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普惠金融初心,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活动,展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作为。

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排头兵”

11月初,正值立冬时节,良山镇白沙村的村民们却感受不到丝毫“寒意”。村委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新余农商银行良山支行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夜校”活动正在开展。为进一步宣传“整村授信”惠民政策,实现村民信息采集率100%、政策推送知晓率100%目标,该行各网点积极采取“金融夜校”“致广大村民朋友的一封信”“背包上户”等方式开展宣传。

“没想到我们种地的不要担保也能贷款”“以后贷款再也不用跑银行了”……在活动现场,数百位慕名而来的村民得知“啥资料都不用,现场就能办贷”,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如何弥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短板,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作为当地机构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银行,新余农商银行贯彻执行江西省联社“打造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跟小微最紧的百姓银行”战略,通过“整村授信”找到答案。

作为首批试点行,新余农商银行在全辖28个乡镇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活动,通过“背靠背”评议实现农户批量“无感授信”。为保证名单“不漏一人”,该行党委班子身体力行,深入基层参加“背靠背”评议,督导业务进度。各职能部门和基层支行协同合作,一对一、点对点全程参与挂点片区评议、签约各环节。广大干部员工跨越山川阻隔,把开卡移动终端搬进深山里、村民家门口,把“百福·金融夜校”开在村里操场上,一边宣讲着惠农政策,一边现场办贷,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受群众好评。

做好银政合作政策推动“好帮手”

为进一步打开整村授信格局,江西新余农商银行紧跟当地政策导向,积极融入信用工程、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中,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高度同频。

该行正式印发《新余农商银行分宜支行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服务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新余农商银行分宜支行作为主办行,通过整村授信形式打造“信用村”,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推动该支行在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中成为深化银政合作的典范。为保障金融服务落实落地,该支行联合分宜县乡村振兴局从银行员工中择优选派27名“驻村乡村振兴金融员”。

同时,新余农商银行各机构正相继和各级政府、市乡村振兴局开展对接,积极在“乡风文明治理”“道德积分银行”成果运用等方面深度探索。

成为村民金融服务“贴心人”

今年10月份,为保障疫情期间金融服务不断档,新余农商银行良山支行客户经理盛绍新选择了吃住在单位。作为良山镇乡村振兴金融员,他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一边协助村委开展驻村值守、组织核酸检测,一边通过微信群向村民们宣传抗疫金融政策,帮助资金困难者渡过难关。由于物流受阻,夏莲村养牛户严绍平的牛运不出去,眼看买饲料的钱还没有着落,急得团团转,看到微信群里可以整村授信贷款的消息,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白沙村防疫卡口,找到了正在值守的盛绍新寻求帮助。盛绍新当即指导严绍平打开江西农商手机银行APP,通过“百福·惠农网贷”现场申贷办理整村授信备用金15万元并成功发放到账。

自开展整村授信以来,盛绍新手机里多添了三百个标记备注为整村授信贷客户的微信好友,他就像村民身边二十四小时在线的金融助手,及时传达惠民政策、积极响应业务诉求。在新余农商银行,还有一百多位像盛绍新这样“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默默耕耘者,他们扑在基层一线,把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缩小到“面对面”的距离。

整村授信大大降低了村民们的贷款门槛,让过去“难办的事”如今在指尖轻松完成。自2019年以来,新余农商银行靠着昼夜兼程的脚步和“走出去、沉下去”的决心与毅力,让整村授信这株灿烂幸福之花,开满了新余乡村振兴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