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28日 > 总第561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青海分行 推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模式落地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郝飞 通讯员 杨佩

【农村金融时报】

为切实解决市场化条件下粮食收购企业融资难问题,农发行青海省分行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加强上下联动、加强推动落实,依托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模式有效解决市场化粮食收购资金问题,为支持青海省粮食收购蹚出新路。

近日,经青海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管理小组联席会议审议,确立了信用保证金企业名单。使一些原本不具备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在纳入保证金企业名单后获得了贷款支持,为解决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和金融机构“不愿贷、不敢贷”之间的“断桥”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早在2021年初,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就向青海省财政厅、粮食局提出建立粮食收购信用保证金、创新融资模式的设想,经过反复沟通协调,形成《青海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实施细则》初稿,经多轮征求相关部门、单位意见后,于当年12月正式出台。至此,青海省初步建立信用保证金制度。

为更好地发挥保证金作用,鼓励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该分行对保证金项下企业在入围条件、支持范围、贷款方式、贷款额度、贷款管理方式、保证金存款利率等6个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今年3月份,青海省财政厅出资2000万元保证金,进行分账管理,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今年1月份,该分行印发《关于印发<青海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并下发至各分支行组织学习、宣传推广;2月份,该分行对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模式相关政策进行讲解,进一步加强各行对政策的理解和运用;3月份,该分行结合省内实际,整理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金相关政策要点》和《信用保证金办贷流程图》下发至各分支行,指导基层行推广应用信用保证金模式;9月份,该分行组织召开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再次组织条线人员进行信用保证金模式视频培训,要求各行积极宣传推广信用保证金模式,进一步扩大成效。

该分行还在贷款受理、调查评估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最大便利。截至目前,该分行审批贷款1000万元,投放500万元,实现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服务粮食企业破“零”。

下一步,该分行将加快已纳入信用保证金名单客户贷款业务办理。同时,依托青海省青稞、油菜籽、马铃薯、蚕豆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强优质客户营销维护,积极宣介信用保证金模式,择优支持粮食龙头加工企业和购销贸易企业,稳步扩大信用保证金模式支持额度。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