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王爱静 肖瑛 郑源源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小微企业“首贷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监管部门纷纷推出支持小微企业获取“首贷”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着力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堵点”。
今年4月,银保监会印发《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对发展小微企业“首贷户”提出目标任务:要求努力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户中首贷户比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实现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数量高于上年。
为有效缓解小微企业首贷难题,积极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湖北、江苏、山西等地金融机构陆续开展了“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
本期“农村金融大家谈”邀请曲靖市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旗,上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斌,攸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涛,围绕小微企业“首贷户”拓展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在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过程中,贵行有哪些好经验和措施?具体如何推进?目前取得怎样的成效?
陆斌:我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战略定力,一直寻求途径为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针对如何扶持“首贷户”,一方面全力拓宽对接渠道,精准触及“首贷户”。今年以来,我行全面开展助企大走访活动,并下发大走访“首贷户”提升文件,以解决小微企业不了解相关政策“不敢贷”,信息不对称“贷不了”等难题。在走访中,我行还积极传导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惠企政策,通过落实推进,切实惠及小微企业“首贷户”;另一方面,积极创新服务推行数字化融资渠道。通过深化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合作,利用浙江省金融综合平台及上虞区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及时准确获取企业信息,同时提高全行信息和数据分析能力,推出纯线上、纯信用“小微e贷”产品,使企业足不出户获得贷款,增加“首贷户”拓展渠道。截至8月末,我行已支持 “首贷户”514户,金额11.01亿元。
李涛:一是加强与工商、房产、税务等有关部门合作,发挥合力,提高客户信息获取量与准确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是通过开展全面性企业走访行动,逐户摸清区域企业底子,建立全覆盖企业档案库,定期跟踪回访企业经营情况,实时了解掌握企业金融需求并配套产品与服务。
三是优化产品体系,根据区域经济现状、企业情况、金融需求特性,配套式设计贷款产品与金融服务,匹配区域企业需要。
四是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对企业小额贷款下放审批权限,由支行独立审批,提高放贷效率;对企业大额贷款,通过提高贷审会频率、压缩审批部门数量,缩短贷款审批路径,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实落地,截至目前,我行今年新增小微企业类首贷客户443户,小微企业类客户贷款较年初净增16576万元。
李旗:为提高小微企业“首贷户”融资可获得性,曲靖市联社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贷款办理流程,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提升营销拓展力度。截至7月末,曲靖农信累计投放贷款265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67亿元,支持“贷免扶补”创业者5604户、小微企业“首贷户”68户,与106户“万企兴万村”企业、4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具体来看,曲靖农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
首先,尽职免责,放下包袱拓展“首贷户”。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客户经理普遍存在不敢贷、不愿贷、怕风险、怕问责的心理。曲靖市联社制定尽职免责制度,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即把信贷业务创新、先行先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把主动担责、积极拓展目标信贷市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利用职务便利牟取私利、故意逾越信贷红线的行为区分开;把被迫违规实施信贷事项和主动授意违规实施信贷事项的行为区分开,明确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建立敢贷、愿贷长效机制,让客户经理放下思想包袱,放心大胆拓展“首贷户”。
其次,创新产品,挖掘需求拓展“首贷户”。曲靖农信创新推出“微企贷”“爨乡创业先锋贷”“绿色种(养)植贷”“七彩云企贷”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融资需求。如辖内陆良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爨乡创业先锋贷”,缓解被县级以上部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党支部”经济合作组织融资难题,支持被评为县级及以上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优秀党员创业,累计发放贷款39户、金额1261.8万元。师宗县联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好药贷”,发放49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云南华隆重楼种植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滇重楼”品牌。罗平农商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推出“两山”绿色生态贷款,建立“两山”绿色生态金融服务站,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556万元。宣威市联社发放280万元贷款,助力云南庭方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大种植规模、建设冷库,打造阳光玫瑰葡萄等精品果业。
第三,助企纾困,减费让利吸引“首贷户”。曲靖农信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加大减费让利幅度,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对商用货运车司机等客户分类下调利率,较LPR最高下降0.8个百分点,发放贷款8542万元;助力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推荐19户小微企业商会入驻云南农信“e滇商城”;以零费率、秒到账的扫码收单方式助力近7万户小微企业实现低成本结算。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引导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提升小微企业“首贷户”比重。在您看来,此举对于中小银行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是否造成挤压或冲击?贵行如何应对?
陆斌:当前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户”营销,确实对农商银行业务拓展带来一定挑战,增加了我们对新客户营销难度。
为拓展“首贷户”,我行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支行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促进审批效率提高,同时就“再降利率”“服务定制化”下发补充文件,针对“首贷户”经营管理规范性、信贷准入条件相对不足等“痛点”,开通建立无贷户专项审批绿色通道,加强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题,对符合要求的经营性首贷客户,给予利率优惠。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考核,特别是通过优化完善客户经理绩效薪酬考核系统,重点突出增量业绩计酬,同时开展以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客户经理排位赛,对“首贷户”拓展给予额外户数奖励,并定期通报排位情况,增强客户经理拓展“首贷户”动力。
李涛:客观来说有一定冲击。一方面因为政策引导,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下沉服务重心,加大对小微企业类客户贷款投放比例,另一方面由于我行是地方农商银行,长期扎根“三农”,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经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欠缺。因此,今年我行全面加强对区域内小微企业“首贷户”金融支持力度,在信贷投放、考核引导、员工培训等方面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能力,通过落实金融助企服务的政策和措施,提升我行在县域范围内贷款投放占比。
李旗:监管部门引导银行提升“首贷户”比重,旨在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中小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抢夺市场份额,促进自身发展。
作为曲靖市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承办银行,曲靖农信集政策性扶持、便捷性金融服务为一体,在聚焦民生金融服务需求、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方面,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优势。曲靖农信将充分发挥点多面广、厚植“三农”的优势,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方式,下沉服务重心,强化宣传引导,畅通企业融资渠道,用实际行动为小微企业继续注入真金白银。
在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过程中,农信机构面临最大困难是什么?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从哪些方面提供支持?
陆斌:当前“首贷户”拓展面临最大困难在利率方面。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成本相对较高,利率优势较小。此外,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轻资产情况较多,对个人征信认识不足,制约了对“首贷户”信用贷款投放。希望政府和监管部门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可以有一定利率补贴,同时也希望能够对金融机构“首贷户”拓展给予一定激励。
李涛:在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过程中,我行面临的困难主要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区域小微企业发展不完善、不充分导致获贷率低的问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我行获取企业相关信息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与配合,尽量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融资难题。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有效引进政府平台型融资担保公司与成立县域自己的融资担保平台,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或社会信用基础薄弱而导致的融资难题。
李旗:在拓展小微企业“首贷户”过程中,曲靖农信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控抵押风险难。小微企业尤其是商贸服务类等轻资产的小微企业难以提供抵押品,应收账款、集体土地使用权、股权、存货、合同、知识产权、商标权等新型抵质押品存在确权难、评估难、流转难等问题;二是防控担保风险难。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普遍存在注册资本金偏小、公信力不足和代偿能力弱等问题,政策性担保机构覆盖不足;三是防控信用风险难。信用信息是判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财务状况重要依据,小微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共享、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提高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加大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和抵扣政策力度。
二是健全风险补偿机制,解决企业担保难和银行风险防控难题。通过税收减免、无偿资助、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等方式,加大对政策性担保机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资金撬动和杠杆放大作用。筹建规模大、公信力高、管理水平高的再担保公司,建立再担保体系。
三是健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解决小微企业征信难题。加大逃废债、恶意骗贷等失信行为打击力度,建立“一处失信、处处被动”惩戒机制。整合企业在银行征信、纳税情况、水电费、对外担保、关联投资、互联网借贷、商业信用、环保安监处罚、法务纠纷等信息,建立统一信用数据平台。
四是建议持续提升银行涉案诉讼执行力,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快捷通道,提高立案、审判和执行效率,推动诉讼案件审判进乡村、入社区,增强居民法治意识,为诚信环境建设奠定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