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崔富强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西泽州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聚焦新市民金融需求,持续优化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用金融力量支持各行业新市民群体发展需要,真正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下”,实现安居乐业。
多管齐下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
5年前,李先生从家乡安徽亳州来到晋城市经营起了一家茶叶店。
去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李先生急需一笔30万元的资金投入运营。泽州农商银行了解到李先生信用良好,向他推荐了“商户通”贷款,次日就发放了30万元低利率贷款(无抵押担保)。
今年8月,随着店铺生意好转,李先生如约还清了全部贷款,考虑到中秋、国庆销售旺季需要更多周转资金,该行又通过“晋享贷”提升了他的贷款额度。如今,李先生的店铺已从最初的1家发展到了3家,高效便捷的信用贷款服务为他的创业之路注入了“金融活水”。
李先生只是泽州农商银行帮助新市民创业案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泽州农商银行通过加大普惠型小微贷款投放,为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此外,泽州农商银行还重点加强对吸纳新市民较多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与辖内商业广场共同创建信用市场,对有信贷需求的个体户、商户能支尽支,对新市民就业贡献较多的市场主体能贷尽贷。
截至目前,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等行业贷款余额超12.67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4.21亿元。
配套服务助力新市民安居梦想
人要“乐业”,“安居”是前提。泽州农商银行在薪资代发、投资理财、住房按揭等方面以标准化服务,保障新市民金融权益。
为缓解新市民在城市租房、购房面临的痛点难点,泽州农商银行提供多样化住房安心保障,包括在住房贷款业务全流程办理中为新市民客群提供绿色快速审批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结合新市民具体情况,探索多种还款方式,减轻新市民前期还款压力等,为新市民客户提供住房安居金融服务。
该行还重视优化网点理财产品渠道,通过构建“理财超市”,让广大城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多元化、个性化的专属理财产品,在丰富客户财产增值渠道上下足功夫,为新市民财务管理尽心竭力。
为了提高新市民就业的权益保障水平,该行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完善支付渠道等相关农民工、新市民工资发放等工作。
今年以来,该行累计支持60余个单位用户办理农民工代发工资超3.5万笔,金额超2亿元,保障在外打拼的新市民群体劳有所得。
与此同时,该行还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所产生的装修、购买家具、家电等刚性需求,与装修公司、家具城等渠道开展合作,推出了纯信用、无担保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多元化满足新市民的配套金融需求。
温馨服务提升新市民金融体验
泽州农商银行依托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从设立新市民专柜、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完善场景服务、普及金融知识等方面为切入点,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
该行以营业部作为1个中心,在市区内10个网点设立了“爱心驿站”。驿站的设立进一步拓宽了志愿服务触角,为从事外卖、环卫、快递、出租车等行业的新市民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辐射带动全辖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
该行开设“金融小课堂”,在为新市民上门开通包含各类电子业务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之余,普及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等常用金融知识,切实打通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新市民群体更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该行不断完善基础金融服务设施,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力推行星级网点创建工作,细化物品6S管理,提升网点的整体服务形象和水平,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营业网点。
从环境卫生到绿植摆设,从宣传册页放置到物品摆放,该行进一步明确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做到接待客户“有礼、有节、有度”,处理业务“规范、快速、准确”,服务环境“清新、整洁、舒适”,让新市民群体充分感受到“和谐、友爱、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