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王爱静 通讯员 张志琴
【农村金融时报】
——访瑞丰银行董事长章伟东
今年浙江瑞丰银行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意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额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三农”专项金融债券。
“三农”专项金融债对服务“三农”客户有哪些促进作用?如何确保“三农”专项金融债募集的资金精准、高效投向涉农领域?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如何控制发行成本,从而为服务“三农”降低资金成本?
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与瑞丰银行董事长章伟东进行了访谈。
记者: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对贵行深耕“三农”有哪些促进作用?
章伟东:首先,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
一是深化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成效。借力“银政联盟1+3模式”(即1家银行与区、镇(街)、村三级合作联动),按照“政银联动、银行主推、镇村协同、支行落地”方式,全面推进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工程,积极推广丰收信农贷、“浙里贷”-共富贷等数字贷款产品,大幅提升农户小额贷款可得性和便捷性。推广农链贷、生物活体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商标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扶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区域内农户“人人可贷”。
二是深化“两员一顾问”机制。我行与柯桥区委组织部合作,推出“两员一顾问”机制,派出132名社区经理兼职驻村金融指导员、支行行长兼职金融特派员,聘请300多名普惠金融顾问,通过“三帮一扶”机制助力农民脱贫致富,驻村金融指导员借助金融力量每年帮助1个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帮助2户小微企业增效、帮助3户低收入农户增收、扶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其次,促进以共富联合体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有机更新贷”投放。我行专项推出“有机更新贷”等产品,借助“三农”金融债专项资金,满足“村级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资金需求。帮助村居有机更新低效用地,带动当地农民共同富裕。同时,实施经济薄弱村专项授信,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二是加大强村公司培育和支持。为强化村集体经济富民惠民功能,我行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培育强村公司。同时注重与强村公司的金融服务对接,制定有效服务方案。联动并对接重点实施项目,关注招商引资情况,提供各项融资融智服务。
三是深化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我行厘清区域各农业主要产业链情况,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包括: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信贷支持;引入产业链配套措施;引进产业科技创新专家、团队等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价值;促进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
再次,促进以致富带头人为主的乡村共富。
一是促进乡贤深化服务。我行将着重做好乡贤金融服务深化工作,充分发挥乡贤共同富裕带动示范作用。成立行乡贤工作专班,加强乡贤金融服务深化组织领导。实施分级联系机制,重点乡贤由支行行长联系维护,其他乡贤由驻村客户经理做好接待联谊工作。与镇村两级乡贤参事会对接,认真梳理乡贤参事会会员名单及外出经商乡贤名单,借助“三农”金融债专项资金,积极解决乡贤融资需求,助力乡贤更好发挥回乡创业经验,反哺家乡经济建设。
二是建立“金融+致富带头人”机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创客、青创客等主体走访摸排和融资融智支持,借助“三农”金融债专项资金,努力培育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支持“公司+农户”兴产增收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最后,促进以农宅抵押为主的农村产权改革。借助“三农”金融债专项资金,我行将大力发展以农村宅基地抵押为主的农村产权改革。紧抓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契机,借助“三农”金融债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加大“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支持力度,助推农村改革重点工作。同时,加大林权抵押贷款、生物活体抵押贷款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等推广力度,充分释放农村产权价值。
记者:贵行如何确保“三农”专项金融债募集的资金精准高效投向涉农领域?
章伟东:我行从如下方面促进“三农”专项金融债募集的资金精准、高效投向涉农领域:
一是专设部门保障管理。我行专门设立普惠金融部,负责全行“三农”贷款投放管理,定期建立涉农贷款投放台账,细化“三农”金融债募集资金投放管理,加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工作。
二是网点分布保障服务。为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理念,打造“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便民服务体系,我行推行“一村一服务点”+“一人一助农机具”的基础金融助农服务模式,在区域内各乡镇街道均设立支行网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立助农服务点380个,同时组建社区经理、微贷客户经理、公司客户经理三支涉农贷款营销团队,确保将服务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三是集中审批保障效率。为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建立信贷审批工厂,我行将信贷审批权限上收至总行授信审批中心,减轻支行审核审批压力,大幅提升审批质量和效率。同时,为涉农贷款等信贷业务审批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按日办结制度,进一步提升涉农贷款投放效率。
四是差异化考核保障落实。我行对通过“三农”金融债等渠道获得资金投放涉农领域实施差异化考核,对涉农信贷业务在绩效考核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上实施倾斜考核,建立涉农信贷业务尽职免责机制,激励支行和客户经理加大涉农信贷投放。
记者:贵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如何控制发行成本?
章伟东: 我行主要从如下方面控制“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成本:
一是精准的时点把握。我行自筹备发行瑞丰银行“三农”专项金融债以来,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去年下半年,通过分析判断市场环境和利率走势,预判今年债券发行利率在前三季度可能进一步下行,后续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为便于择机选择发行时点,有效控制发行成本,我行加快“三农”专项金融债的报批进度,与相关监管部门积极沟通,于三季度前获得监管批复,并顺利发行。
二是夯实的客户基础。我行自2007年加入银行间市场,一直专注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深耕同业客户经营,多次获得外汇交易中心的各类奖项,在银行间市场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去年6月我行在交易所上市,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良好业务基础和品牌形象为本次金融债券发行奠定扎实的客户基础。本次“三农”专项金融债的发行共吸引57家投资者认购,机构类型涵盖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机构,全场认购倍数达到近2倍。
三是充分的推介准备。为确保本期债券成功发行,有效控制发行成本,降低“三农”资金成本,我行制定详细的发行前推介工作,并有序推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行会同各主承销商及承销团成员对银行间市场机构投资者进行广泛市场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制定发行方案,同时与各投资者建立初步联系,了解投资者的认购意向;第二阶段,我行将各投资者分配到各业务人员,由专人深入对接各家投资者投资意向,并积极介绍我行经营情况、本期债券的投资价值、处理授信等相关工作,优质的服务提升投资者对我行认可度,也让我行获得大量有效市场信息,为后续确定簿记建档利率区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三阶段,在发行前与投资者保持紧密联系,夯实意向订单,为本期债券顺利簿记建档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