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0月24日 > 总第556期 > B4 > 新闻内容
漳州农商银行 多措并举做好服务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福建漳州农商银行快速响应、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立足漳州实际,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及时精准惠及困难群体和重点领域,全力以赴为稳住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漳州农商银行以“服务本土发展、践行普惠金融”为职责,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深耕本土宗旨,将工作重心和服务重点向支持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倾斜,多措并举做好金融服务,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服务稳住经济大盘中展现农信担当。

一、精准发力,加大供给,直达实体经济

漳州农商银行按照“应贷尽贷”原则加大对本土经济、社会民生的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三农”、个体工商户和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使信贷资金精准直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同时,该行重点对接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绿色金融以及“四大经济”等领域的融资需求,持续用好用足财政贴息、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作用,开展“金”准滴灌。

截至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纾困贷款12.2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06户;当年累计发放纾困贷款6.88亿元,全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二、聚焦市场主体,减费让利扶弱助困

漳州农商银行通过延期还本付息、下调贷款利率,以高效、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承载关怀,让温暖和牵挂直达市场主体,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在延期还本付息上,以“应延尽延,提前干预,主动作为”的原则,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群体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服务;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但仍正常经营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存量经营贷客户,主动提供无缝续贷服务,并制定一户一策的纾困方案。截至6月末,办理无还本续贷1433笔、金额19.44亿元。

借助漳州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金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增信的“信易快贷”融资业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成本。

同时,漳州农商银行还通过减免手续费等方式,以最大程度让利广大企业与市民。主动减免账户管理、转账汇款等13项服务收费项目,做到应减尽减,截至6月末,累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免支付手续费172.67万元。率先在漳州金融系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对承租该行自有房屋的对象减免一季度租金,合计减免租金7.49万元。

三、聚焦消费领域,以多元服务便捷市民生活

打造生活便利区。漳州农商银行持续建设一、二期扫码收单示范区,既为市民营造了消费集聚区,又提供了一系列消费满减等优惠活动;与本地商业街、农贸市场开展移动支付优惠活动,持续开展“逢6立减”活动,强化与本地多家美食商户、水产品店、蛋糕店、水果店等的合作,为市民提供本地餐饮、休闲娱乐消费优惠。

加快数字应用场景的建设。该行主动对接共享单车、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场景应用建设以及各类学校收费和驾校培训费的场景应用建设,利用聚合支付、手机银行等线上线下的支付渠道,融入主题促消费活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针对餐饮行业、个体工商户,该行推出“融资+”特色金融服务——“扫码收单商户贷”,拉动居民消费,助力餐饮、文旅行业全面发展。

该行还为新市民量身定制线上免抵押信贷产品“金e贷”,实现业务“线上+线下”紧密融合,满足新市民家庭综合消费需求。截至6月末,累计授信2.6亿元,惠及1655户。

四、聚焦数字生态,以金融科技激发市场活力

漳州农商银行以优化创新体制机制为根本,以助力业务发展为目标,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全方位提高科技赋能水平。

一是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运用。构建多元化的线上数字服务综合“生态圈”,整合优化微信公众号、虚拟营业厅、客户申贷系统、客户贷后服务等模块功能,畅通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化。

二是提升“虚拟营业厅”服务体验。积极应对疫情挑战,响应银保监和人行号召开展的金融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举措,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良好生态,拓展“虚拟营业厅”业务办理范围,采用远程线上方式解决客户最迫切的金融需求。上线至今,累计受理业务笔数2051笔,其中受理信贷类业务1711笔,累计办理业务金额超21亿元。

三是电子名片延伸服务触角。开展“福农e厅+福农e贷+整村授信+全员营销”模式。推广省联社福农e厅等功能,充分利用“福农e厅”的互联网属性以及自身“熟人经济”的优势,通过客户经理名片分享、传播,快速触达客户。

同时利用金融助理每周驻村契机,开展普惠金融座谈会、宣讲会等线下活动,依托村民微信群,村委会公告栏等渠道宣传推广,提升客户体验。

漳州农商银行将继续落实各项金融政策,积极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引“金融活水”保市场主体,以“金融力量”稳经济大盘,积极展现漳州农商银行的使命与金融担当。

漳州农商银行

以“制造+金融”服务模式 助推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免抵押、利率低,有了这笔资金保障,我们就能轻装上阵,更好地布局焊接机器人领域了。”近日,在获得漳州农商银行200万元“银保通”贷款后,福建明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明鑫智能位于漳州蓝田开发区,是一家自主研发智能化精密焊接机器人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从2013年开始获得漳州农商银行授信,期间获得的信贷支持从100万元增加到680万元。资金投入的增加,推动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企业也从传统的加工制造逐步转型升级。近期,企业因采购新机器设备,临时需要短期流动资金支持。得知企业资金需求后,漳州农商银行浦口支行多次上门,根据其经营发展情况,为企业研究制定了专属的服务方案并敲定出账细节,顺利(新增)发放200万元“银保通”贷款。

“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漳州农商银行紧随国家科技战略、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担当。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初创期科技企业“高成长、轻资产”和“重技术、重人才”的特点,推出“科技贷”“技改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三款政策性贷款产品,为科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促进科技企业“知识”变“资产”,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共计发放“技改贷”贷款3480万元,发放“科技贷”贷款400万元。

在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漳州农商银行同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的力度,持续加大对重点制造业的资源倾斜和金融创新力度,致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助力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

提升“制造+金融”的精细度

在院后工业园区的车间里,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一条条生产线正在作业,一排排零件和成品码放整齐。这里是漳州宏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场景。

宏华材料科技是一家从事铁路扣配件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我们公司急需大量采购原材料、扩大产能,同时,增强企业资本实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着较强资金需求。”宏华材料科技负责人表示,“漳州农商银行为我们提供了200万元的制造业专项贷款,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公司在生产经营方面得以持续加大投入。”

“制造业专项贷款”只是漳州农商银行聚焦制造业领域的缩影。近年来,该行结合自身发展战略,明确制造业重点支持领域、关键工作举措和配套机制,以公司金融部为牵头部门,设立小微金融服务团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发布的制造业支持名录、“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等,按照企业规模、风险状况、产业链地位等纵向分层,以及细分行业、区域集群等横向分类,以客户为中心,匹配差异化的服务团队、服务模式、产品组合和配套政策,精准滴灌金融活水。同时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开设绿色审批通道,提高贷款审批效率,积极向当地人行争取政策支持,做好政策传达宣贯,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化金融服务。

聚焦重点领域

提升“制造+金融”的精准度

围绕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聚焦普惠的要求,漳州农商银行落实落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文件要求,主动把信贷服务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执行到位。截至9月末,全行制造业贷款余额53.30亿元,比年初增加6.93亿元。信贷资金优先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展高效节能设备器材、环保设备与产品、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截至9月末,全行投向节能环保、资源循环综合利用领域的贷款达1.3亿元,比年初增长4500万元,推动绿色制造业持续增长。

创新服务机制

提升“制造+金融”的匹配度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节点,漳州农商银行给我们提供了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真是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福建庄臣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称赞道。庄臣健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婴幼儿用品生产研发及销售的小微企业,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原有生产车间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订单。

在企业回访中,漳州农商银行元南支行客户经理获悉企业“生产扩容”计划,第一时间启动联动机制,主动帮助企业申报“2022年福建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一对一”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审批了1300万元“技改贷”专项贷款,年化利率2.95%,支持企业生产车间技术升级改造。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实现了资金精准“滴灌”,还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出新路径。

漳州农商银行充分利用本土银行链条短、决策快的优势,结合制造业生产周期特点,创新专项产品,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针对产业升级推出“技改贷”“小微宝”中长期循环贷等产品;针对科创企业、工程周期长的项目推出“科技贷”、“商标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创新产品;加大再贷款和再贴现的申请力度,并与纾困贷款、创保贷、制造业融资专项贷、新户抵押贷等特色产品相结合,形成“再贷款+信贷产品”的有效组合,发挥政策合力作用。针对涉外制造业企业,支持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广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依托制造业产业链核心企业,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国际信用证等各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截至2022年9月末,全行已累计办理票据贴现2.48亿元,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强化多方合作

提升“制造+金融”的有效度

福建省爱菲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是蓝田开发区内一家从事整体家居定制的小微企业。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急需周转资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漳州农商银行西坑支行客户经理向企业负责人介绍了“信易快贷”产品,并充分利用“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金”政策,简化贷款流程,仅用3天时间,就为企业发放50万元信用贷款,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在支持制造业过程中,漳州农商银行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携手多方力量共同助力产业升级。强化银政合作,持续深化与税务部门的合作,推广“银税通”,截至9月末共办理“银税通”贷款7.64亿元,助力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强化银保合作,发挥保险增信作用,推广“银保通”,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强业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合作力度,推广“信保融资”模式,支持制造业企业出口。强化银担合作,主动对接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广“银政通”;充分运用风险补偿金政策,引入总对总批量担保增信方式,推广“信易快贷”。截至9月末,漳州农商银行共办理“信易快贷”贷款1.89亿元,办理“银政通”贷款4.37亿元,缓解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后续,漳州农商银行将围绕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立足漳州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坚持高目标引领、全方位谋划、多渠道推动,持续优化制造业企业的“融资、融智、融商”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扶持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漳州制造业高水平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