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0月10日 > 总第554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南阳市分行 绿色信贷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梁栋康

【农村金融时报】

葱茏整洁的村庄,宽敞明亮的道路,跨越河流的桥梁,清澈碧绿的河流、池塘、渠水......走进豫西南的邓州、唐河、新野、内乡、淅川、镇平、宛城等县市区,到处是农发行河南南阳市分行倾情支持的乡村建设美景。

近年来,农发行南阳市分行围绕全市各地政府安排部署,不断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与服务力度,先后审批并投放数十个信贷项目,累计发放贷款资金60多亿元,有力配合并推动全辖新农村建设。

上半年,农发行南阳市分行重点围绕辖区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绿色经济,不断拓宽信贷支持,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达到40亿元,按产业项目分,节能环保产业10亿元、清洁生产产业5亿元、生态环境产业1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24亿元;按投向分,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6亿元、批发和零售业2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7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2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3亿元,有力促进绿色经济建设和发展。

其中,贷款7.56亿元支持南阳医圣祠现代农业园区项目(一区),总面积339.45亩,用于建设医圣祠文物、仲景书院、国医研发馆等,对传承医圣思想、弘扬仲景文化、展示中医精髓、打造学术品牌、保护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农发行南阳市分行坚持以绿色信贷为导向,开辟绿色通道,引领和服务信贷资源向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倾斜配置;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湿地保护工程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规模投资;推进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支持符合“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要求的客户(项目)。

在拓展绿色信贷业务产品方面,农发行南阳市分行立足当地实际及资源禀赋,精准选择发展绿色及具有环境与社会效应的金融产品,创新支持和服务方式。

如邓州、唐河、新野、宛城、卧龙等支行拓展了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信贷业务,主要用于城市规划范围外乡镇区域内污水、垃圾处理、水生态系统与水环境治理等环境设施建设信贷业务,带动乡村旅游开发、古村镇保护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实现业务转型、创新业务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为更好抓住和利用“机遇期”“窗口期”的众多利好政策措施,农发行南阳市分行在调查环节,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作为重要一环,在贷款受理环节即开展查询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对照鼓励、限制、淘汰相关规定。该分行对涉及环境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均要求提供已经有关部门审批的环境评估报告。

在审查环节,该分行将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合规审查的重要内容,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村路网、水利建设等不同类型的贷款项目制定审查清单,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情况,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用地预审及城市规划审查等。

在资金拨付环节,该分行制定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和管理办法和程序,对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客户,采取中止直至终止信贷资金拨付等手段。通过以上措施,助推全市“青山绿水”建设,擦亮“绿色银行”品牌。

农发行南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汪涛表示,未来,该分行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执行和银政合作,把现有项目贷款用好、项目建设好,同时,强化重点领域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探索,拓展绿色信贷业务与服务,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为地方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