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杨奕琳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大理分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达389.01亿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持续灌溉。服务“三农”既是农业银行的初心使命,也是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深入践行。
近两年来,农业银行云南大理分行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强化金融供给,深化创新驱动,打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有速度、有广度、有深度的金融服务,以金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多彩画卷。截至8月末,该分行县域各项贷款余额达389.01亿元,较年初净增37.91亿元。
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农业银行大理分行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业务经营的有机衔接,不断优化完善乡村振兴组织领导、工作推进以及资源保障“三项机制”。
从2021年起,该分行连续2年制定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采取“1+N”模式,全面覆盖农户信息建档、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粮食安全等领域,州县两级行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逐步形成“分行统筹、支行推进、网点落实”的工作机制。
同时,该分行持续构建并完善乡村振兴资源保障机制,先后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评价方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激励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地提供充分保障。
创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体系
农业银行大理分行坚持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与使命,坚持党建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努力精耕细作“三农”;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挂点帮扶考评方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农户信息建档劳动竞赛方案,由分行13个部门党支部全部挂钩12个县市支行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组成12支服务乡村振兴先锋队,选派工作队员,全面开启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截至8月末,该分行累计建档5.25万户,今年新增建档1.9万户。
该分行坚持以“一县一特色、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为依托,确立宾川桔果、巍山肉牛、祥云蚕桑、剑川木雕、弥渡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集群为发展重点,今年2月在宾川推出“宾果贷”,3月在永平推出“博南振兴贷”,4月在巍山推出“云牛贷”,目前均已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应。截至8月末,该分行累计发放“惠农e贷”51.85亿元,余额42.85亿元,较年初增量为18.78亿元。
该分行努力将惠农通服务点打造为农行乡村金融宣传新窗口、服务农户新平台、支持乡村振兴新阵地,进一步加大农行产品的宣传力度,并加强对乡村振兴卡、个人定期类存款、保险、掌银、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信用卡、聚合码、惠农理财、农户信息建档等业务营销。
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信贷支持
农业银行大理分行围绕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实施名单锚定、清单管理、团队直营、加快投放。
在支持乡村产业、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该分行精准对接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等重点区域,助力县域农业产业特色资源;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客户,加大金融供给,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截至8月末,该分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52.76亿元,较年初增量6.65亿元,增速14.90%;农业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40.4亿元,较年初增量2.61亿元,增速6.91%。
在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方面,该分行不断加强“三资”平台金融服务,共开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账户113户,县级以上账户12户,带动存款5.14亿元,全省农行“三资”平台考核排名第一。
在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方面,该分行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信贷投放、资源投入、帮扶政策“三个力度不减”,为脱贫地区提供更可持续、更有质效的金融服务。
下一步,农业银行大理分行将坚定服务“三农”定位、发挥点多面广优势,围绕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一县一业”等不同特点,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更加注重支持的质量和实效,推动大理州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