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10月10日 > 总第554期 > A5 > 新闻内容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持续加大对港口联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链条的支持
链式服务激发海洋产业聚变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围绕福建海洋强省战略布局,持续加大港口联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产业链条的支持,以链式服务激发海洋产业聚变效应,助力打造福建“蓝色聚宝盆”。

赋能港城联动

近期,各地煤炭保供工作正全面发力。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建设的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为煤炭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湄洲湾对岸的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也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服务对象。作为福建首批9家省级化工园之一,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工程于2013年开工建设,该分行通过“城镇化贷款”,为项目提供近10亿元的资金支持,为福建省布局湄洲湾石化基地、承接湄洲湾南岸石化产业链“筑巢引凤”。

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和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都是该分行多维度探索金融赋能港城联动的生动写照。放眼八闽大地,大美港城画卷的一笔一画间,都有建行的“金融笔墨”。

在福清江阴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快速响应万华化学等高端精细化工项目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专项融资,为打造千亿级新材料集群发展提供资金“口粮”。

在福州可门港,该分行紧跟当地“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的人才安居需求,为产业园“青年公寓”项目提供住房租赁贷款,助力筹建1523套住房租赁房源。

在泉州泉港区,该分行从固本强基和普惠金融双线发力,支持福建炼油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泉港城乡建设加速,助力泉港化工园区企业“朋友圈”愈发壮大。

串联海上风电

金风科技、LM叶片、东方电气,这些企业都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建江阴镇。占地1000亩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内精英荟萃,生产正酣。该产业园内的企业依托得天独厚的临港优势,为周边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设备制造、运维服务等支持。作为项目的“金融合伙人”,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信贷、结算、投顾等综合服务,助力该产业园及园内企业发展壮大。

图为建行支持的海上“大风车”。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紧贴福建规模化集中连片海上风电开发“脉搏”,依托传统信贷、债券理财等多样化融资服务,保障福州、宁德、莆田、平潭等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同时,强化与三峡集团、福能集团等头部企业合作,深度参与海上风电产业链布局,助力福建加快建设海上风电世界级产业集群。

从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到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从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到漳州风电产业园……近年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计为海上风电领域提供融资支持超3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5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345万吨。

共建“蓝色粮仓”

当下的“福建蓝”,涌动的不只是海上风电。构建全产业链的渔业产业体系,是丰盈“蓝色粮仓”的重要举措,也是“蓝色经济”的增长极。

作为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福建天马科技立足特种水产业核心板块,打造从“种苗-养殖-饲料-食品深加工”的鳗鲡全产业链,推进渔业现代化。

一条鳗鱼游活一个大产业,背后投射的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相伴天马科技近20年的成长之路。企业成立之初,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就率先为其提供信贷、结算等服务,一路见证天马科技从特种饲料生产商发展为“鳗鱼巨头”。

渔业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加持。从“科技创业贷”支持福建红太阳精品公司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点亮企业百亿元海带产业梦,到因地制宜适配“善担贷”,为霞浦、连江等水产行业客群提供专属融资,支持水产企业加速成长;从“外汇便利化+跨境融资”等一揽子服务,支持东山海旺水产、诏安安邦水产等水产加工龙头企业,助福建水产品走出去,到 “建行生活”开展 “福州鱼燕”专享优惠活动,邀请公众共享“福丸”美食,带动水产品消费火起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在渔业产业链上下游、养殖企业成长全周期都留下了身影,将一股股金融活水引向“渔业”,让福建“蓝色粮仓”更加丰盈。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还将结合某化纤企业关于低碳转型过程中购买海洋碳汇的需求,为该企业发放了“蓝碳贷款”,实现全国建行系统在海洋碳汇领域零的突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