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徐碧卿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西大同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大同市委、市政府“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战略目标,落实“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工作部署,坚守主责主业,加快信贷投放,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同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当地、服务小微、服务城乡居民定位,把支持“三农”、民营、小微企业和助力“稳经济”作为主责主业。
积极跟进地方重点项目
该行积极跟进省、市重大、重点项目,专题安排对接“专精特新”项目,开展“首贷拓客”专项行动,积极满足大同市农业八大产业、小微企业、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
该行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创建信用村(市场)20个,为7280户农户授信2.56亿元,用信1.94亿元,解决了农户不会贷、不敢贷问题,农户愿贷敢贷会贷机制得到巩固,让农户信用变成了资金、资产,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贷款可得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投放脱贫小额信用贷款2681.63万元,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全面开展“阳光办贷,清廉农信”行动,在全市交通要道、街巷、市场、村庄张贴阳光办贷公示牌,印发宣传彩页,向全社会公开贷款产品、贷款基本条件、贷款流程、贷款利率、客户经理信息、监督方式,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进一步优化了办贷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上线“兴农快贷”“晋享贷”申贷平台,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拓宽办贷服务渠道,通过线上申请,线下调查、审批,全流程公开、透明、高效运行,6个小时即可为客户完成小额贷款办理,信贷投放逐步由“线下跑腿”向“一次审核完成放贷”转变。
该行严格落实山西省联社《关于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 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发展的十项措施》,积极做好无还本续贷、降费减利返息、调整结息方式等“稳链保链”政策,助力企业渡难关,实现持续发展;针对企业“担保难”,引入财信担保,协调临时性周转保障资金,灵活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着力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成本高、续贷难题。
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按照大同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清廉大同”要求,大同农商银行以“农信服务大同”为中心目标,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上下功夫,以服务拓展客户,提升自身实力。
该行制定了“微笑农信、服务大同”方案,按月评比网点服务明星,激发了广大员工创先争优的热情;制度化实施支行行长每周一日临柜,常态化开展“假如我是一名客户”沉浸式服务体验,提升了干部员工的服务意识;组织运营主管、授权人员、大堂经理、综合柜员开展履职能力测试,组织全员轮训、技能比武,开展星级柜员评定工作,全面提高了网点服务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该行积极落实普惠金融要求,完善以60个物理网点为骨干,以39个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以及流动金融服务车为补充的服务模式,实现了千人以上行政村金融综合服务全覆盖;按照“六个统一”标准规范运营39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满足了偏远地区农民小额取现、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一流现代化银行
大同农商银行将提质增效作为强化经营管理的基础、打造一流现代化银行的中心任务。
该行一方面调高信贷资产占比,增加利息收入,提升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把握市场行情,合理配置债券,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
该行通过“全员发力、明责自清、专业队伍、风险代理、依法起诉、高管包户、以物抵债”等办法,深入推进各类风险资产专项清收,不良贷款和不良率实现双降,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该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细化费用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严堵成本费用“跑冒漏滴”现象,最大限度压降运营成本。
大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丰富“三农”、小微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供给,紧跟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瞄准重点,主动出击,加快与各类市场主体的对接,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全市稳住经济大盘、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市场主体倍增目标提供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