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26日 > 总第553期 > A2 > 新闻内容
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需常抓不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编辑部

【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不少市民发现,中秋节小长假结束后,猪肉价格仍处于小幅上涨态势。大家都在关注,猪价还会持续上涨吗?

生猪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其价格波动历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8月中下旬以来,猪价就开启上涨势头。一方面是由于气温下降天气转凉,猪肉消费有所回升;另一方面是受中秋国庆假期的利好提振作用影响。

目前来看,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猪价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进而容易造成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因此,尽管目前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但切不可放松警惕,要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防止猪价大起大落。这也是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的应有之义。

长期来看,供求关系依然是影响生猪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从供给端来看,当前不论是生猪存栏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处于合理区间;加之育肥猪在天气转凉后生长速度加快,以及企业冻猪肉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后期生猪和猪肉市场供应有保障;另外,从判断未来生猪生产和市场形势非常重要的预警指标猪粮比价来看,也处于合理区间。也就是说,猪价短期内大涨的“基础面”并不具备。

在需求方面,随着国庆节的到来,以及腌制腊肉的开启,从而可能导致短期供需转为偏紧。

可以看到,猪价近期的走势已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并已开始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如,国家已连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

通过投放一定数量的储备肉,可以有效增加市场的供给,进而平抑整个市场猪肉价格。这也向市场释放了保供稳价的信心和决心。

此前,国家发改委召开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会议,提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强有力的举措有利于市场恢复理性,保持生猪出栏按照正常节奏进行。但也要看到,仅仅靠短期政策刺激,作用毕竟是有限的。长远来看,要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避免生产和价格出现大起大落,还需要在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政策方面综合施策,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从而促进和推动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还要坚持稳字当头,持续抓好生猪生产,加强监测预警,盯紧盯实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合理调控生猪产能,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努力稳价保供。

对于养殖(场)户来说,虽然当前养殖收益较为可观,还要从长计议,避免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保持正常出栏节奏,不压栏囤货,在确保市场猪肉供应,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