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峥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
今年以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靠前发力、精准发力,信贷投放实现同比多增、结构优化、重点突出,有效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8月末,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各项贷款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突破8000亿元,达8007亿元,较年初增加665亿元,同比多增27亿元,增幅9.1%,完成省政府计划任务数的104%。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出台27条具体措施,紧扣市场主体多元化融资需求,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聚焦支农支小的主责主业,瞄准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支持民营小微、对接新市民等重点领域,打好强化沟通对接、推进银担合作、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手段、用好激励政策“组合拳”,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充分保障“三农”、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目前,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涉农、小微贷款余额分别达3468亿元、4114亿元,较年初分别增加61亿元、29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1亿元,较年初增加170亿元,实现了涉农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乡村振兴贷款余额1640亿元,较年初增加72亿元。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还坚持回归金融本源,着力打造“百千万”品牌,塑造“小而美”的行业特色。截至目前,全省86家农商银行服务好100个县市区,实现“一县一特色、一地一产业”;全省2323个支行网点,覆盖1401个乡镇和城镇区域主要街区,推进城区网格化和农村“整村授信”;全省1.4万个金融服务点延伸至社区、行政村,1.1万名客户经理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推进贷款客户三年翻番行动,整村授信“一户不落”、全面走访“一个不少”、服务至上“一次就办”,做到离大地最近、与百姓最亲、与小微企业最紧,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便利度。截至8月末,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贷款客户较年初增加58万户,达到339万户。
为提升金融服务,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全面拥抱数字化浪潮,按照线上赋能、线下引流、双线结合的要求,以现代科技手段扩容产品矩阵,丰富金融场景,加快线上布局,创新推出“百福·个商e贷”等7款数字化信贷产品,实现贷款“一次不用跑”,让客户享受到触手可及的现代化高科技金融服务。截至8月末,江西辖内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数字化产品贷款55万户、金额338亿元。
在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惠企利民要求,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方面,今年以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为5.5万户、455亿元贷款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或无还本续贷;普惠型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17个BP,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在同期LPR基础上下降20个BP,累计向市场主体让利2.4亿元,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在风险防控方面,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合规为先、风控为要,深入分析研判做实贷前调查、评级、授信、审查、担保,全面开展员工异常行为大整治,前移风险关口,平衡好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和防控信贷风险的关系,实现了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同步走、双落实。
此外,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客户经理放贷的因素入手,配套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计价激励政策、资源配置优化、专题培训机制,增强敢贷的信心、释放愿贷的动能、夯实能贷的基础、升级会贷的服务,建立起“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促进了市场主体“活起来”“多起来”“强起来”。
下一步,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将持续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全力助企纾困解难,满足客户金融需求,让广大客户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