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19日 > 总第552期 > A8 > 新闻内容
不断丰富金融供给 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张培勇

【农村金融时报】

——东营农商银行聚焦数字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等服务模式创新

山东省东营市是九曲黄河入海的地方,是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近年来,东营农商银行聚焦数字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等服务模式创新,不断丰富金融供给,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数字经济青创资金”

开启数字初创企业融资新模式

7月23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数字经济青创资金”发布会,总规模5000万元的“数字经济青创资金”全面启动。

作为唯一合作金融机构,东营农商银行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东营市融资担保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行通过引入政府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措施,提供5亿元银行贷款为数字经济领域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为10家数字经济领域创业企业进行首期1000万元的现场授信。

据了解,该资金支持范围为数字经济领域企业,重点倾向于软件、软硬一体化、互联网等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原则上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数字经济青创资金”对贷款主体承担利息超出LPR部分给予贴息,市融资担保公司给予担保,担保费用由数字青创资金承担。

“‘数字经济青创资金’建立了风险共担机制,按8:2共担风险。通过风险共担,不仅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还培养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客户,让银行愿意贷、不怕贷。”东营农商银行董事长陈海表示。

今年以来,东营农商银行抓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有利契机,走访对接开发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大软件信息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产业、数字融合产业等领域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助推数字产业规模量增质优。上半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易数链产业园等数字产业项目33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

“专利权质押贷”

为科技型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这下可解了我们资金需求之急,没想到公司的专利也能贷款。”山东永利精工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来访的东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感叹道。

该公司位于东营区胜利工业园,主营石油有套管接箍的生产、销售,抽油杆修复,石油机械设备配件的加工、销售,石油技术服务等,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深入走访过程中,东营农商银行了解到企业因设备改造升级,面临自有资金不足的困境。东营农商银行经全面调查企业经营状况、梳理企业可融资资源,以其专利权作为质押,为其成功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解企业融资难题。

东营市以知识产权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截至去年底,东营市有效发明拥有量4254件,同比增长41.5%,增幅居全省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39件,列全省第3位。

鉴于此,东营农商银行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拓展政银合作渠道,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深入园区、中小企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服务,推动科技创新类贷款投放量走在全省前列。截至7月末,该行创业担保贷款5386笔、11.86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24笔、1.5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贷13笔、4995万元,人才贷4笔、2495万元,支持“专精特新”“瞪羚”“高成长企业”贷款34户、3.67亿元。

“社保卡便民贷”

为市民筑梦幸福新生活

“小小社保卡还能贷款,你们农商银行的服务太方便了。”家住东营区牛庄镇的张女士说。据了解,张女士长期在外打工,近期因住房装修急需资金,听说东营农商银行推出“社保卡便民贷”产品,只要缴纳社保凭社保卡就能贷款。

恰逢近日东营农商银行移动金融小分队走村入户,开展“社保服务村村行”上门服务。张女士现场开了一张社保卡,登录东营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从扫码申请到手机银行放款,全过程仅用时10分钟,5万元资金就顺利到账。

“有了这笔资金,下个月我就可以装修了。”张女士高兴地对东营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东营农商银行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便民利民惠民“一卡通”服务新模式,提高参保群众满意度和幸福度。

据了解,“社保卡便民贷”是2020年11月东营农商银行联合东营市人社局,以社保大数据作为授信依据,在全省金融机构中首家创新推出的纯线上、纯信用、低利率普惠型信贷产品,参保居民足不出户、点点微信,贷款资金就能通过手机银行到账社保卡金融账户,可实现5分钟申请,10分钟内放款,最高可放款20万元,惠及全市所有城乡居民,让210万参保群体和小微企业享受到“社保卡便民贷”便捷服务。截至目前,东营农商银行已累计授信3662户、金额2.8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