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05日 > 总第550期 > B1 > 新闻内容
广西农信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农文闻 李炎平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西农信贯彻落实关于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强化金融数据要素应用,激活数字化经营动能,着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筑牢制度之基

打造金融科技“加速器”

近年来,广西农信加快实施金融科技“十四五”规划,不断纵深推进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服务模式变革,全力服务实体经济,与广西高质量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仅2021年,广西农信的信息科技投入就达9.8亿元,完成了22个应用系统建设和8403项系统功能的开发、改造、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在数字金融服务实践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巩固。

一方面,广西农信不断完善数字化金融科技体系,先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金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2022-2025)行动方案》等制度文件,围绕建设服务好、改革好、风控好、班子队伍好、作风好、党建好的“六好银行”战略目标,强化科技赋能,坚守“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原则,为金融科技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广西农信不断健全科技金融组织架构,构建“区联社研发通用主打产品、县级机构研发地方特色产品”的创新格局。

广西农合机构研发中心负责建立统一的标准化产品规划、设计、研发、投产、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审核、指导辖内各县级机构做好自行研发工作;各县级机构发挥好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优势,自主研发各类“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推进金融服务智能化、电子化,有效提升客户体验。

厚积数字之能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广西农信针对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堵点,用科技触发业务创新,用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让广大用户在指尖之上、方寸之间便能享受到有温度、有速度的乡村数字金融服务。

今年7月7日,广西农信开发建设的智慧现金管理系统、自助填单系统、信贷快速出单系统和公安政务接入平台等四个系统正式上线。据了解,这是广西农信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中,首批金融科技赋能服务项目落地。

广西农信还依托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整村授信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最快8分钟即可办结贷款全流程,以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满足客户合理融资需求。

截至今年7月末,广西农信全辖金融专员通过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累计走访有效客户271.71万户,授信户数221万户,授信金额1979.06亿元,用信户数88.5万户,用信金额1370.87亿元。

此外,广西农信创新研发赋能型场景金融产品——“桂盛市民云”,将金融产品及服务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实现了“智慧公交”“智慧校园”“智慧政企”“智慧银医”等多场景应用。

截至今年7月末,广西农信通过“桂盛市民云”拓展行业客户850个,其中校园295个、企业123个、医院375个、公交公司57个,位居全区各同业首位。

广聚创新之力

打造数字资产“优品牌”

2021年以来,广西农信加快搭建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体系,着力打造数据资产品牌,通过有效利用数据新型生产要素,推动经营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智慧决策”转变,实现农村金融数据资源赋能农村农业生态领域,增强了全区数据应用能力。

广西农信对“耘”系列数据平台和数字产品进行商标品牌布局,创新打造“桂数耘”“桂信耘”“好信耘”“数耘谷”“数耘宝”等数据资产品牌,并申请文字、图形商标。

同时,广西农信启动建设“桂数耘”数据标准云化运管平台,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可持续、可共享的数据标准运营模式,未来将积极探索“数据标准+区块链”在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供产销、农机具租赁等场景的融合应用,打造涉农生态圈、社区金融生态。

据介绍,下一步,广西农信将继续坚守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趋势,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任务,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打法、更前沿的科技,打造信息化“三农”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