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05日 > 总第550期 > A4 > 新闻内容
江陵农商行郝穴支行 做好“小”文章 促进网点转型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姚笛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湖北江陵农商银行郝穴支行扎根江陵城区,秉承“支农支小”定位,以“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为愿景,积极探索科技赋能转型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经营质效全面突破。

截至7月末,该支行各项存款比年初净增7192万元,完成存款净增计划的153%;各项贷款比年初净增6056万元,完成贷款净增计划的121.12%;微贷客户数比年初净增119户,完成微贷客户数净增计划的106%;电银业务三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目标计划。

科技赋能促转型

该支行对智能柜台办理业务的11个大类、28个子项中的存取款业务、业务实际操作人员、证件需求、大堂人员授权以及转账汇款手续费收取标准等办理流程进行梳理,组织系统培训学习。

同时,该支行安排员工轮流参与大堂服务进行实际操作,让业务流程入脑入心,培养员工利用智能柜台进行各类产品的精准营销推介,促使每位员工养成“我用、我会、我推广”的良好习惯;大堂服务人员积极主动引导客户尝试操作,最终达到客户“想用、会用、爱用”的良好效果。

该支行充分利用智能柜台办理业务高效便捷的优势,通过推广智能柜台的使用,有效解决了窗口少、排队长、手续烦等问题,开卡、挂失等业务平均耗时缩短了一倍以上,真正做到了客户分流有效、柜面压力缓解、服务效率提升。据悉,该支行智能柜台业务替代率从2022年1月的48.04%,逐步攀升至7月的71.09%。

特色服务树形象

今年6月7日,该支行客户廖阿姨因病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急需用钱,但密码遗忘无法前往银行办理取款。在了解到廖阿姨的特殊情况后,该支行立即启动紧急情况服务预案,行长和客户经理一同到县人民医院为廖阿姨提供上门服务。

家住荆江村的李大爷是该支行的老客户,起初对智慧柜台办理业务很不适应,大堂经理在李大爷每次前来办理业务时,都主动引导其到智慧柜台前办理,并手把手指导他操作。现在的李大爷前来办理业务,都无需工作人员指导,操作智慧柜台已经得心应手了。

据悉,该支行全面优化“客户旅程”,多措并举推动人机融合,推出“三心四勤”服务(三心即用心、贴心、暖心;四勤即问候勤、微笑勤、关照勤、提醒勤),让客户从进入大厅到离开网点的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服务人员的积极与用心,实现了客户零投诉,客户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突出主业促发展

“有了这40万元,农庄的人工开支和周转都有着落了,挺过这个坎儿,下半年就有盼头了!”郝穴镇郊村一农庄负责人如释重负地说,“多亏了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之前的付出和辛苦才没有白费。”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去年7月,该农庄负责人返乡自主筹措资金承包了90多亩鱼塘和田地,建起了集美食、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农庄,但因今年受疫情影响,资金短缺导致农庄经营陷入困境。该支行在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问需求过程中获悉了这一情况,并主动与其联系对接。在了解清楚企业情况和经营困境后,很快为其顺利发放40万元“青创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据悉,该支行金融村官严格按照省市县行工作部署,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坚持每周2天以上进村入户驻村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走访种植养殖大户、超市便利店、农资农机经销商等重点客户,通过“跑户建档+信用村建设+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网格化管理融入农村网格化治理。

同时,该支行通过实行客户经理包街道、包行业责任制,重点走访辖区的商业步行街、飞达物流城等商圈,大力推广“楚天贷款码”“码商e贷”“银税互动”“青创贷”等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最符合自身需求的信贷支持,实现城区商户与农商银行合作率占整个商圈的60%以上。

江陵农商银行郝穴支行负责人李波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农商银行,唯有扎根乡土,扬长避短,坚守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定位,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