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05日 > 总第550期 > A4 > 新闻内容
金融知识普及月 央行提示消费者“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从2019年开始,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连续4年每年9月开展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9月成为日渐深入人心的“金融知识普及月”。

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

“与往年相比,本次活动的合力更增强,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元,重点更突出,更注重提升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在发布会上表示,将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危害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重点开展风险提示。

同时,指导各参与单位运用主流媒体、互联网站、微信公众号、APP、金融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和渠道开展正面宣传引导,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

关注农村偏远地区群体金融知识普及

“在金融知识普及对象方面,我们加大对‘一老一小’普及力度,持续关注农村偏远地区群体、新市民等重点群体。”余文建表示,人民银行设计实施老年人金融素养跟踪研究项目,与社区、老年大学、老年福利院等合作,提醒老年人要通过正规渠道合法合理投资理财,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群体,人民银行组织志愿者走向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教育,或以小品、歌舞、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百姓在寓教于乐中学习金融知识。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在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突出四个“聚焦”,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

首先,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等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弥补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短板。其次,聚焦金融常识,对消费信贷、个人信息保护、数字化金融服务、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开展教育宣传,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再次,聚焦热点问题,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加大风险提示力度。此外,聚焦跨越数字鸿沟,继续加大养老领域、涉老年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动实现消费公平,切实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金融领域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

据介绍,银保监会畅通人民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加强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管理。今年上半年接听消费者来电128万通,同比上升13.82%,接通率90.79%,群众满意度99.22%。

“根据人民银行两年一次的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稳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从2017年的63.71、2019年的64.77提升到2021年的66.81,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在G20国家中排名较好。”余文建说。

谨记“防金融诈骗小贴士”

会上,余文建为金融消费者介绍了一套防金融诈骗的小贴士——“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二问”,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

“三查”,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金融产品是否合规,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

“四不要”,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线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产品查询渠道。”余文建举例,通过中国理财网可以查询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通过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可以查询各类基金管理机构及产品的基本信息;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相关保险产品信息等。

余文建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冻结账户等帮助。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话,牢记要选择正规渠道和产品,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余文建提醒道。

继续完善风险提示工作制度

风险提示是银保监会开展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王毅表示,银保监会先后就诱导过度负债、明星代言金融产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互联网保险营销乱象、非法代理退保、个人信息保护等进行了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也明确银行保险机构主体责任,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针对金融纠纷多发、消费者易发生歧义误解的业务和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提示,各机构通过分享真实案例,解答业务疑点、防诈防骗宣传等方式持续提醒消费者提高主动维权意识,以金融力量化解社会痛点,强化人民群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王毅说。

近年来,银保监会充分挖掘12378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投诉督查、现场检查、风险监测等渠道的信息线索,及时发现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银行保险领域消费问题。据透露,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系统接受处理银行保险投诉21.28万件,其中银行业15.77万件,保险业5.51万件,投诉情况总体改善,增速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信用卡投诉增速下降显著,财产险公司投诉和保险理赔投诉实现负增长。

“接下来,银保监会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完善风险提示工作制度,形成教育宣传合力,向消费者宣传金融知识,帮助消费者提升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形成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王毅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