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李振华
【农村金融时报】
——晋江农商银行助推海洋经济扬帆起航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日前,历经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福建晋江深沪渔港迎来了开渔的盛况。
晋江市拥有121公里海岸线、95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产业条件优越,有挖掘潜力,海洋经济是晋江经济发展中一颗待挖掘的璀璨明珠。晋江农商银行面对机遇,积极布局“海洋金融”,持续深化“多社融合”模式,创新“福海系列”产品,打造“主题银行”品牌,加大金融服务,助推海洋经济扬帆起航。
打好产业发展“主动仗”
“这几年来,我们深沪海洋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晋江农商银行真是跟我们形影不离。从造船厂、冻品厂到海产品加工厂、从船员、船主再到鱼市商贩,晋江农商银行通过各种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深沪渔港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总说道。
以党建共建为切入点,晋江农商银行把握“多社”这一基础,明确“融合”这一目标,力求合作双方有落地,见成效。
一方面,该行与当地海洋渔业主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服务好重点项目。比如,建成多年的晋江深沪渔港为国家级中心渔港,在设施升级、港湾清淤等方面有资金需求,晋江农商银行主动对接为其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渔港建设升级项目。
另一方面,该行积极与当地特色协会(商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获取会员清单,对接做好服务。如疫情期间,在前期为深沪渔业协会授信10亿元的基础上,为其增加授信1亿元,并为32名渔船主新增用信4000多万元,帮助渔船主化解周转资金短缺问题,推进渔业复工复产。同时积极发挥金融助理和乡村信息员作用,深入渔村大街小巷,为海洋产业经营者带去最新的优惠政策,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
下好产品创新“先手棋”
“当时受疫情影响,手头资金不宽裕,寻求贷款四处碰壁,明明养殖池里那么多优质鲍鱼,许多银行却以资产价值难以评估拒绝我了。幸好晋江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找上门来,主动为我们量身定制了‘鲍鱼贷’,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金井镇的鲍鱼养殖户陈某说。
陈某遇到的困境并非个例。海洋渔业融资难,主要源于小微企业和养殖户的资产多为“非标”资产,难以评估价值和抵押担保。晋江农商银行找准“痛点”,努力“破题”,在省农信联社“福海系列”产品框架内,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信用船”“渔业养殖贷”“信e贷”“鲍鱼贷”等“非标”类信用担保贷款产品,支持海洋渔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
金井镇海洋养殖业发达,特别是鲍鱼养殖具有相对优势,晋江农商银行针对鲍鱼养殖的资金需求,为养殖户量身打造 “鲍鱼贷”,帮助客户顺利渡过疫情难关。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鲍鱼贷”50余户,授信金额近3000万元。
又比如“信用船”贷款产品,是晋江农商银行根据辖内深沪镇渔业资源优势,以评定的“信用船”渔船所有权作为抵押物而开办的一项特色产品,最高可按渔船评估价值的50%进行贷款。目前深沪当地有200余艘渔船,与晋江农商银行有合作的有近120艘,占当地市场的80%左右。
走好全面发展“升级路”
走好全面发展“升级路”,既意味着要提升自身特色服务,也要通过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外部产业发展。
晋江农商银行结合当地海洋历史特点,设立了以海洋为主题的“五位一体”银行——深沪支行。该支行除提供银行网点的常规金融服务外,还定期在网点组织开展海洋文化相关讲座,利用支行内设智慧体育多元空间举行室内模拟钓鱼、冲浪等活动让走进网点的客户深入感受不一样的海洋文化。同时,还邀请当地名小吃协会莅临支行现场推介拳头母、马加羹等特色海产品小吃,帮助渔民通过助农电商平台“福农e购”拓宽海产品销售渠道。
以主题网点为延伸,晋江农商银行逐步强化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积极对接海洋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转型升级,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升级。
截至7月末,该行已累计支持冻库企业、海产品加工企业近150家,贷款余额超8亿元。同时,通过该行的信贷支持,众多新渔船完成了技术升级,捕捞效率大幅提高。
未来,晋江农商银行将坚定支持海洋产业,做好支农支小“排头兵”,为晋江当地海洋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农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