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8月22日 > 总第548期 > B2 > 新闻内容
巧用“加减乘除” “贷”动创业就业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通海农商银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破解申贷难题

想创业和扩大生产规模,资金“卡脖子”怎么办?云南通海农商银行推出的创业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贷款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该行始终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宗旨,以“便民、高效、普惠”为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巧用“加减乘除”法,“贷”动创业就业。

在信贷支撑上做“加法”

通海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玉溪市2022年创业担保贷款攻坚行动方案的安排部署,在信贷支撑上做“加法”,着力拓宽贷款对象服务范围,指导全行履行创业贷款申报工作新标准,切实服务了一批自主返乡创业青年、失业登记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复转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主体的创业之路,打造业务新增长点。

通海县飞耀机械厂创始人柏飞耀介绍说:“我学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经过多番考察选择开办机械厂。刚开始由于资金短缺,生产几度停摆,多亏通海农商银行看重我们厂的发展前景,为我这个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2次25万元创业贷款的支持,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上的‘燃眉之急’。通过几年的奋斗,我们机械厂的产品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

在贷款流程上做“减法”

“通海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非常热情,告诉我他们非常支持大学生创业,并很快通过了贷款审批。拿到这笔贴息贷款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接下来我的‘剧本杀’小店要用这笔钱引进更多剧本,不断开拓新的项目。”通海“剧名你定”的老板周鹏军说。

自创业贷款工作开展以来,通海农商银行提前安排部署,在贷款流程上做“减法”,研究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完善信贷制度体系,组织审查岗人员做好贷款的审查工作,提高贷款审、贷、放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同时,该行按照简化流程承办创业贷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贷款受理移动化、办贷线上化、操作简单化,让客户体验到省心的贷款流程。

在统筹合作上做“乘法”

通海农商银行在统筹合作上做“乘法”,该行领导班子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实时与相关部门对接,形成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信息共享的局面。

同时,该行通过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发挥全媒体宣传攻势,除利用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服务窗口等载体进行宣传外,还特别录制相关贷款政策讲解和申报演示的视频上线媒体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扩大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

在机制建设上做“除法”

针对创业担保贷款,该行在机制建设上做“除法”,建立了一套创业贷款放款合规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全合规的管理,从制度上解决客户经理畏贷、惜贷的问题。

同时,该行建立内部运行机制,使得贷款流程制度体系、运行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免责体系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力,并利用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调动客户经理放贷、管贷能力,不断提升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年时间,通海农商银行发放“贷免扶补”贷款1097户、金额1.9亿元,发放创业促就业贷款758户、金额1.3亿元,发放小微企业贴息贷款6户、金额1330万元。该行行之有效的举措解决了创业无门路、发展无资金、申贷无途径的难题,为创业人群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