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7月25日 > 总第544期 > B1 > 新闻内容
漳浦农商银行 “融”字为先 解锁服务乡村振兴金融密码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裴兆雪

【农村金融时报】

如何保障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福建漳浦农商银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深入实施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以“融”字为突破口,凝聚服务乡村振兴“合伙人”, 以最大力度、最实举措,写好服务乡村振兴“大文章”。截至6月末,该行投放支持县域经济贷款达90.87亿元。

党建引领 组织融合再深化

“共建以来,我们半个月组织一次学习研讨,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很好地促进工作开展,推动温斗村的贷款覆盖面仅一个季度就提升3个百分点。”漳浦农商银行石榴支行党支部书记在与温斗村党支部开展联学研讨后,颇有感触地说。

漳浦农商银行积极构建金融与政府服务乡村振兴互动合作平台,目前已和18家企事业单位、18个乡镇(场)、216个行政村开展共建签约,实现县、乡镇、村三级组织合作全覆盖,同时共选派100名高管、支行行长和客户经理担任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该行以党建共建为抓手,创新“党建+金融+乡村振兴”联动方式,全力推动金融服务直接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所需所求,并以此为契机,开立经济合作社账户189户、专业合作社账户327户,推出“福村贷”“福居贷”等信贷产品,助力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财”增收。截至6月末,该行发放“福村贷”220万元,“福居贷”280万元。

共建只是该行推动融合发展的第一步,如何让组织融合再深入,从而推动业务融合再升级,漳浦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与村级经合社、供销社构建密不可分的股权纽带关系。6月15日,漳浦县绥安镇麦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漳浦农商银行330万股,正式成为该行的股东。这是该行推动“三变改革”、促进农村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精准施策 产业融合再提质

“看到村委在村民微信群里发的贷款政策信息,就来你们行申请了,没想到利率优惠,办理速度还快。”漳浦县霞美镇北江村从事鲍鱼养殖的陈先生所说的,是漳浦农商银行近期与各村合力推出的项目贷款。

该行立足县域“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以产业链授信项目化、授信项目清单化的模式,采取差别化定价、差别化定额,并限定优惠办理时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批量营销和授信,充分满足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截至6月末,该行个贷户数6.61万户,比年初增加3173户。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漳浦农商银行聚焦县域现有3个省级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和15个特色产业亿元村,将信贷资源向名单内主要镇村倾斜,同时主动对接县域企事业单位,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通过“政策+产品”,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

如该行与漳浦县睿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睿信保”,解决三农、小微融资担保难题;与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福台贷”专项产品,提升对台服务质效;与县林业局在森林资源培育、流转、交易、收储等领域全面深化银林合作,推出“惠林贷”“福卉卡”等产品……目前,该行依托“政策+产品”模式,推出10余种信贷产品,向县域现有的3个特色产业亿元镇、15个亿元村发放贷款18.01亿元。

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商所能”,漳浦农商银行将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继续写好“深度融合”大文章,扩大服务乡村振兴“朋友圈”,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