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6月27日 > 总第540期 > B4 > 新闻内容
兴国农商银行 “三个办”助企纾困稳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徐泽锋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压力,江西兴国农商银行积极响应稳企纾困政策号召,主动作为,聚焦各类市场主体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出“容缺”办、就近办、主动办“三个办”纾困举措,不断强化优化金融服务,增加金融供给,为地方实体经济纾困局、稳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力。

“应享尽享”解难题

“没想到这次贷款续贷能够这么顺利,农商银行的‘容缺’办理服务太方便了。”震宇(兴国)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道。

据悉,该公司是兴国县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从事高端浴帽、车罩及农膜的港资企业,企业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均为香港居民。今年5月,该公司一笔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到期,但法人代表和主要股东无法返回兴国办理贷款续贷。

针对这一情况,该行坚持一企一策、精准纾困的工作原则,优化续贷流程,在法人代表没有到场的情况下,通过视频会议远程办理贷款续贷业务,实现贷款资金无缝链接,保障企业不因贷款到期导致资金使用受影响,全力确保企业稳生产。

为帮助企业解决续贷难问题,该行推出“容缺”办服务机制,针对3个月内到期的贷款建立受疫情影响贷款台账,并实现动态管理、逐笔消号,对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客户按照“应享尽享”要求,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来行办理续贷展期的情况,工作人员提前半个月向企业法人或者借款人邮寄贷款展期合同,以微信或者电子邮件等渠道向客户发送“容缺”办操作视频的方式,指导客户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录制合同,签订视频办理贷款续贷。同时该行对“容缺”办的贷款进行优先审批、限时办结,保障受疫情影响贷款到期后能够平稳续贷。

今年以来,该行累计通过“容缺”办服务机制办理续贷62笔,金额1525万元。

“即申即享”纾困局

“服务23家企业,38笔贷款,金额1.17亿元。”这是今年兴国农商银行园区金融服务中心工作台账的一组数据。该行按照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下沉服务的思路,在工业园区设立金融服务中心,就近为企业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务,让政策、资金、服务直达企业。

兴国华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入驻兴国县工业园区的五金卫浴生产制造企业,也是“就近办”服务的受益者。今年初,该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急需一笔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在园区内就成功获得了500万元流动资金的授信。

这得益于该行在园区开设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该中心利用设立在园区内的地缘优势,为园区企业就近办理各项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该行还持续推进网点转型,优化服务渠道,下沉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身边服务,依托金融服务中心,将服务下沉到园区、到企业,做企业身边的银行。同时该行积极开展银政合作,与人民银行合作在县城三个支行设立征信自助查询机,推进“便民服务+金融服务”有效融合;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合作设立抵押登记延伸窗口,通过人员互通、信息联通,将不动产登记服务职能延伸到银行服务窗口,实现抵押登记从申请到办结“最多跑一次”。

“免申即享”促发展

“既快捷、又省心,为农商银行上门服务点赞。”兴国县品禄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九华激动地说道。

该公司是一家集红色文化旅游、酒店餐饮于一体的服务企业。受疫情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今年又面临8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的局面。该行营业部工作人员在开展对接走访中得知了企业面临的困难处境,组织人员开展调查走访,并上门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为其解决了资金问题。

兴国农商银行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主动开展上户对接走访活动,积极落实纾困政策,主动简化流程、创新产品、减费让利,为企业稳产保供贡献金融力量。该行主动对接服务需求,围绕主动授信服务,建立分层管理、专班服务、专人对接的纾困服务机制,总行领导带头走访对接走访县内重点企业,对有需求客户开展现场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对接走访个体户、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市场主体10660户,新增小微企业贷款授信1324户,授信金额1.45亿元。

聚焦小微企业客户“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该行创新推出百福征信快贷、社保贷款等信贷产品;创新推出“普惠担保贷”,最高担保金额300万元。该行还开展预授信服务,给予白名单个人3-10万元、小微企业30-300万元的预授信额度,让市场主体享受“免申即享”服务。

为助力市场主体稳产保供,该行主动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今年以来,已为4625户小微企业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节省融资服务成本196余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