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6月20日 > 总第539期 > A1 > 新闻内容
坚持定位扬长避短才能稳健发展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如何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大多数银行都在不断探索。而对于中小规模的农商银行来说,一味追求同时做大做优资产和负债两端,并不现实。从采访中,记者强烈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农商银行已经在思想和行动上拥有共鸣,那就是专注自身“一亩三分地”,做好个人储蓄存款组织,回归本源,把主营业务抓实抓好。

其中,做强零售业务,做好网格化营销服务尤为关键,这是在采访过程中被访者谈到最多的一句话,并且,众多农商银行已经就此开始行动。

网格化营销方面,部分农商银行优先考虑“党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建立党组织联盟等方式,与行政村、社区、企业党组织开展共建,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共同找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把更多金融资源有效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同时,很多农商银行将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长期可持续性任务,通过整村授信、社区授信工程,落实落细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信誉好、按期还款的客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上给予优惠,进一步提升地方信用环境。

此外,对于网格的考核管理也需做到全面及时。现阶段,大多数农商银行已经在做好夯实客户信息、贷款有效投放、网格综合营销显成效、特色网格管理推进等工作上下了功夫,同时针对不同客群,例如ETC客群、代发工资客群、缴学费客群、企业主客群等做好维护和挖掘工作。

零售业务方面,记者发现,众多农商银行正在从服务、产品、技术和品牌四方面进一步做强该板块。

服务上,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农商银行将“提供快速响应点对点服务”作为着力点,综合调研后形成客户满意度衡量标准,并逐项落实到服务中去。

产品上,农商银行开启了创新零售金融产品的步伐,围绕客户资产增值和保值这一核心目标,加强零售客户AUM管理。坚持普惠金融,拓展零售业务种类,从存贷利差为主的单一收入模式,向收单、信用卡、外汇、代理类业务、资金运营等多元盈利模式转变。

技术上,农商银行正不断增强数字化和电子银行业务条线的科技支撑力,提高客户电子渠道体验感;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便利化,通过网点网络改造和自助机具配备,打造现代化、智能化商业银行服务体系。

品牌上,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很多农商银行因地制宜打造出地方性产品品牌,以提供不同服务和产品来满足差异化客户需求,并将客户口碑作为品牌传播主要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品牌深入人心。

在揽储压力倍增的当下,农商银行解决资产负债管理难题任重道远。因此,已经有了意识并逐步行动起来的农商银行,未来更需找准并坚持定位,扬长避短,平衡好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压力,实现各项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