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源源 见习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现在我场里的猪也有了‘身份证’,只需用手机一扫,猪的信息便储存下来了,真是方便不少。”广东省湛江市杨家镇猪场负责人刘老板开心地对中华财险湛江中心支公司工作人员说。
今年6月1日,在湛江市农业农村局、湛江银保监分局指导下,中华财险湛江中心支公司在雷州市杨家镇试点落地生猪“AI脸部识别”技术,为猪场90头承保母猪建立生物信息档案,并提供13.5万元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据了解,“猪脸识别”主要通过AI算法自动识别动物面部与外形特征,为投保生猪建立起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签,同时在理赔过程中,可以远程精准识别每头病死猪的关键信息,有效提升查勘、理赔时效和农户服务体验感。
“‘猪脸识别’技术可实现两个功能:一是建立投保生猪的身份信息库,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养殖险过程管理,避免道德风险;二是数据库的使用得到进一步延伸,比如建立养殖征信信息库,可有效记录养殖规模。当养殖户有贷款需求时,金融机构可根据征信信息库的记录进行授信;在获得授信后,农户可进行再生产,并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形成良性循环。”中华财险湛江中心支公司负责人王剑介绍。
近年来,中华财险湛江中心支公司不断探索农业风险减量管理方式,引入“灾害预警+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AI智能应用”等方法,满足乡村振兴多层次、多领域风险管理延伸服务需求。
接下来,该中支将不断强化农业保险创新力度,通过创新险种、科技和模式,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客户提供更周到、高效、快捷的保险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