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甘肃酒泉市农合机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支持“三春”生产,不断加强“三农”工作统筹协调服务保障能力。
截至4月末,全市农合机构已累计投放“三春”贷款72.57亿元,其中:投放涉农企业贷款12.26亿元,农户贷款52.49亿元,新型经营主体贷款7.82亿元,全力保障全市“三春”生产;各项贷款余额255.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46亿元;信用农户13.8万户,授信总额262.13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104.2亿元,为全市“三春”生产储备了充裕资金。
强化组织领导,及早部署“三春”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市农合机构7家行社先后召开信贷支持“三春”生产工作动员会议,分别成立由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信贷支持“三春”生产领导小组,组织全辖客户经理逐一走访涉农企业、大场大户及广大农户,主动了解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三春”资金需求情况,有序推进“三春”生产各项工作。
落实央行政策,增加春耕备耕资金投入。全市农合机构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三春”生产资金需求,充分运用央行货币工具,通过积极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并全部纳入备春耕贷款投放序列,做好支持“三春”生产的资金储备并按月下达信贷投放计划,力争“三春”生产和“三农”信贷支持资金投放不低于贷款投放总量的80%,发挥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聚焦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涉农信贷需求。聚焦“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市农合机构利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拳头”产品,综合运用“五小产业贷”“富民产业贷”“惠农助力贷”“春耕助力贷”“兴陇e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并主动让利客户,实施最大限度的利率优惠,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全力支持“三春”生产及“三农”经济发展。
优化信贷流程,提升涉农贷款办结效率。全市农合机构逐村组成立流动信贷服务小分队,深入村、组开展“送贷上门”,并充分运用“贷款审批APP”实现小额贷款线上实时审批。同时,大力推广微信在线申贷平台,有效缩短办贷时限,切实提升客户获贷满意度。
完善信贷体系,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全市农合机构稳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实行“集中评定、批量获客、整体授信”,持续扩大信用评定和授信覆盖面,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提供家庭综合授信。同时,综合运用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方式,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增加客户对农合机构的信任度,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接下来,酒泉市农合机构将用足用活信贷政策,切实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