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苑 李佳萍 叶翔
【农村金融时报】
去年,浙江余杭的80后新农人周旭波,从父亲手中接棒粮食加工生意,不同于父辈的传统经营理念,他对农业生产有着自己理解和憧憬,萌生了建设新型稻谷烘干及育秧中心的想法。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余杭农商银行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他的项目落地存在资金缺口,第一时间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发放了100万元的“农机贷”信贷资金,并给予利率优惠,为他的新型稻谷烘干项目添“金”强翼。
目前,周旭波公司的自动化谷物烘干房已基本建成,预计粮食烘干量可达单日300吨。“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投产育秧中心,这样就可实现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与技术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周旭波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余杭农商银行结合区域实际,践行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职责,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以数字金融赋能粮农生产,助推粮食生产现代化建设。
金融赋能粮食生产现代化,增加投入是前提。为切实保障金融供给,该行及时响应政府“科技化、机械化”强农工作部署,专列15亿元农业“双强”信贷资金,强化“双强行动”金融支撑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全面提高,助力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截至4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12.93亿元,一季度累计投放信贷资金49.56亿元。
同时,该行创新产品和服务,重点聚焦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机研发、制造类龙头企业主体发展情况,及时了解其生产融资需求,对有条件、前景好、潜力大的初创企业,探索建立投贷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农机贷”、农机“E分期”等普惠涉农产品,推出“家庭数贷”等数字化贷款产品,将农户自建房、村经联社股金等全部纳入授信范围,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此外,该行还选派100名金融服务专员,与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组建覆盖政策贯宣、金融服务等职能的农业服务团队,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地毯式”走访和“一对一”服务。该行还充分利用自媒体宣传矩阵,围绕金融知识、支农政策等内容进行短视频创作,以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