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5月30日 > 总第536期 > B3 > 新闻内容
石门农商银行 探索村企融合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肖瑛 通讯员 邱表军 杨龙

【农村金融时报】

湖南石门农商银行实施“四个聚焦”,探索村企融合融资新模式,跑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加速度。截至目前,该行已在柑橘、茶叶、畜禽养殖、光伏发电等多个产业试点推进村企融合项目,对接资金需求2.1亿元,发放贷款2500万元。

聚焦党建引领

跑出合作共赢加速度

经过广泛对接调研,石门农商银行探索政银企合作共赢的工作思路,通过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项目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实现农业提质、农企增效、农民增收。

该行在全市率先与县级人民政府签订深化金融服务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办银行。

该行党委与各乡镇党委、各主要职能部门签订共建协议,各支行党支部与各村(居)党支部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全县金融村官派驻全覆盖。

该行还增设乡村振兴委员会,专设乡村振兴办公室,加强政策研究、工作对接和机制创新,先后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银税互动走访方案等,为探索“村企融合”新模式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全面对接县域特色产业链和农业优势产业链,不断丰富村企融合项目资源库。

聚焦融资拓渠

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农业经营普遍存在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等问题,农业经营主体资金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度大等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

2020年,石门农商银行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和行管部门、县委政府相关精神,选择在柑橘产业先行先试,以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0亩现代化柑橘示范推广园项目为试点,推动“村企融合”融资模式。

该模式以“龙头企业”和政府重点项目为依托,整合产业发展基金,带动村级集体和当地农户发展产业。每个产业项目由龙头企业(或重大项目实施主体)和村级集体共同出资成立合作社或公司,以产业项目预期收益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补贴、经营厂房和不可撤销的租赁收入等作为担保进行融资。

具体来看,现代化柑橘示范推广园项目由公司方出资三分之一,村集体出资三分之二(其中村集体代持农户三分之一),成立新的经营主体,流转土地600亩,投入资金600万元。其中,石门农商银行通过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和农业补贴贷,给予企业贷款资金200万元。

聚焦集体创收

跑出消薄攻坚加速度

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常德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推进“消薄攻坚、引领提升”八大行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为“村企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

某农业上市公司生猪产业链项目是石门农商银行一直关注并对接的“村企融合”试点项目。

通过村集体成立或入股的相关经济主体(合作社或公司)出资建立养猪场,与上市公司签订长期租赁和代养协议,石门农商银行以产业项目预期收益作为第一还款来源,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补贴、经营厂房和不可撤销的租赁收入等作为担保进行融资,为承建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可获得长达30年以上的稳定收益。各村项目年收入最高可达3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

聚焦农户增收

跑出共同富裕加速度

某茶业有限公司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女士与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共计投入资金650万元。

该茶业公司以薛家村1500亩生态有机茶园为依托,引领周边5个乡镇茶叶主产区万户茶农脱贫致富为宗旨,倾力打造“共富”茶叶品牌。

石门农商银行与企业合作,创新推出“茶叶企业+政府村居+银行+农户”产业链融资模式,在清官渡村和薛家村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01笔、金额274万元,为茶业公司发放200万元动产抵押流动资金贷款。

此外,为满足农户发展产业资金需要,石门农商银行还广泛开展线上化整村授信,为农户发放乡村振兴卡和“家庭备用金”。4月,“共富”茶新装上市,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近2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