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西稷山农商银行对标“改革化险、提质增效”的总要求,坚守扎根“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以推动信贷资产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耕细作辖内实体经济,积极探索与辖内小微、农户深度融合之路,全力以金融力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该行坚持“回归与转型”同步发力,坚守市场定位,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坚持做“小而特、小而专”银行,结合辖内客户群体和主打产业实际情况,创新推出“金枣丰”“包装贷”“果香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围绕客户资金流转各个环节交叉营销代发工资、结算理财、电子银行等金融产品,实现与客户的深度融合。同时,该行坚持走“抓农、抓小、抓散”的转型之路,专注农村金融阵地、下沉服务重心,严控大额贷款发放,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访农户、走社区、进园区,有效对接不同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实现与客户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累计发放县域实体经济贷款43.82亿元。
该行搭建“党建+整村授信”与“小微专营”双轮驱动的信贷发展新格局,成立整村授信工作推动组,聚力“党建+整村授信”工程,推行党委对接县委县政府、支部对接乡镇党委、党员对接村支两委三级联动模式,推动辖内4个党支部与5镇2乡144个行政村村支两委的深度对接融合,逐村逐户开展授信评议活动,累计授信4871户、金额2.6亿元,用信2361户、金额9292万元,完成15个信用村的评定工作。该行推行小微信贷新模式,“短平快”专注小微客户拓展;围绕县委县政府“六基地一名城”发展战略及“稷山四宝”区域品牌建设,主动对接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基地园区、商圈商城,着力打造小微信贷工程。
该行出台全员贷款营销活动方案,构建班子、中层干部、一般员工三位一体的全员贷款营销机制,发挥“头雁”效应,党委班子带头走访对接县域重点龙头企业;激活“群雁活力”,中层干部包片走访对接辖内规模企业、种养大户;其余员工划区走访对接辖内个体工商户及农户。该行按照网点地理位置和客群特点将全辖机构划分为农村型办贷机构、城区型办贷机构、营业部、营销中心、授信中心五大营销团队,绘制金融生态图,明确营销客群重点,实现信贷网格化营销全覆盖;通过每日一题一练、每周例会学习、每月知识测试、每季专题培训等措施全力提升信贷人员营销能力,全力打造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信贷营销队伍,守牢县域信贷市场,稳固地方经济金融主力军的地位。
为了做好信贷资产全流程监控,该行坚持以“贷前尽调制”“限时办结制”拧紧贷款管理上游的“水龙头”,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信贷流程,做到“能减尽减、能快尽快”,对于10万元以下的贷款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50万元以下的贷款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结。同时,该行以“贷款回访制”把控好贷款管理中游的“监督链”,重点整治在贷款发放环节中的违规问题;以“听证问责制”扎紧贷款管理下游的“篱笆墙”,营造敢放敢管、会放会管的良好贷款经营氛围,确保贷款放得出、管得好、收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