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5月23日 > 总第535期 > B1 > 新闻内容
云南农信 让惠企利民政策“红包”精准“落袋”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云南省首笔100万元“留抵快贷”业务成功在云南农信辖内景洪农商银行落地,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成为惠企利民政策“红包”精准“落袋”的有力抓手。

据悉,“留抵快贷”是加大留抵退税“白名单”应用的创新成果,金融机构以企业留抵退税应退税额为依据,向市场主体发放免抵质押的流动资金贷款或固定资产贷款。在人民银行和税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云南农信三级联动,景洪农商银行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实现银税联动创新惠企新模式。

景洪农商银行积极宣讲惠企利民相关政策,广泛开展市场主体需求调研,主动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荐留抵快贷,并上门为有需求的企业办理该业务,做到将惠企措施精准贯彻到位,有力提升利好政策质效。

景洪曼嘎俭橡胶木加工厂是首笔“留抵快贷”的受益企业。该企业主要以加工、生产、销售橡胶木拼板、自然板、方条等橡胶木制品为主营业务。与当地所有民营中小微企业一样,景洪曼嘎俭橡胶木加工厂在增加当地就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受疫情影响,加工厂流动资金紧张,加之缺乏足值有效的担保,经营者只能自筹资金暂时缓解问题,极大限制了原材料收购乃至正常经营。“留抵快贷”推出后,景洪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与加工厂联系,很快便成功为其发放100万元贷款,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

景洪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对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有效放大政策惠企红利效应。

落地的全省首笔“留抵快贷”,仅仅是云南农信惠企利民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疫情影响下,云南省联社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围绕“稳预期 强信心”出台六大措施,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率先研究出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疫情防控及金融服务保障10条措施》《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落实措施》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从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等19个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云南农信还通过“百行进万企”“行长访小微”“小微企业首贷行动”等活动,及时组织开展对接,了解企业金融需求,制定专项融资方案,及时满足企业客户资金需求,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疫情防控重点企业、保供保控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云南农信严格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全省各级行社重点围绕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做好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服务,通过无还本续贷、展期、借新还旧、3个工作日内的还旧借新等方式,为有还款困难的企业延长还款时限,坚决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与客户共渡难关。全省各级行社还加大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和就业稳定。全省农信社坚持做实、做细、做深普惠金融,优化风险评估制度,聚焦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持续加大“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纯信用贷款政策运用,支持更多创业者、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支持,助力稳就业、惠民生。

此外,云南农信扎实开展首贷培育行动,有效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需求。辖内各行社按照“一企一档一策”原则,实地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和困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首贷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积极运用再贷款资金,采取“再贷款+特色信贷产品”的模式,向涉农、小微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红利转化为对支农支小领域的投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云南农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2143 亿元,其中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1269亿元,增速12.84%。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