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胡松华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铜鼓农商银行把助力产业兴旺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融入当地特色产业,书写支持乡村振兴“大文章”。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2.67亿元,累计投放乡村振兴类贷款3.1亿元。
助力黄精变“黄金”
铜鼓县素有“中国黄精之乡”的美誉,铜鼓黄精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占江西省黄精种植总面积的66%。该县把黄精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不仅让乡村产业火起来,也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
今年,黄精种植迎来大丰收。在棋坪镇的鑫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黄精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挖掘黄精。“黄精种在树下好管理,有企业专门来收,自己也能卖,加上入股分红,收入是以前的4倍,山上宝变成手里钱了。”黄精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都赞不绝口。
“多亏农商银行给予的80万元资金支持,解决合作社资金短缺问题,才有基地的繁忙场景。”谈起铜鼓农商银行的支持,鑫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鑫颇为感慨。
据介绍,铜鼓农商银行聚焦黄精特色产业,搭建银政企协作平台,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已对接黄精产业客户31户,发放贷款650万元。
为准确掌握黄精产业客户金融需求情况,铜鼓农商银行在春耕备耕前期提早全面摸排,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获取从事黄精种植、加工、销售和黄精衍生产品加工、销售的经济组织、自然人名单。根据收集到的名单信息,该行梳理出符合基本贷款条件的名单,分配至基层各网点进行对接,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再通过线上线下逐户对接,实行清单销号管理。
铜鼓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黄精贷”,在贷款期限上契合黄精产业种植生长周期,贷款利率根据客户流水、第一还款来源、担保方式等,采取不同档次固定利率。
同时,该行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与辖内黄精种植重点乡镇党委、政府签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在与棋坪镇战略合作启动会后,现场对接10户农户、授信380万元,对7家农业合作社授信380万元,通过“黄精贷”为5户黄精特色产业种植户授信200万元。
惠农信贷让葡萄更甜
一颗葡萄,一城味道。铜鼓县三都镇东山葡萄园,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创业青年魏长平望着自家葡萄园,满脸欣慰:“铜鼓农商银行的支持,为我们带来了丰收好光景。”
4年前,魏长平想把“阳光玫瑰”葡萄品种移植到铜鼓种植,经过细致考察后,他决定筹集资金试种。“都说创业初期难,我觉得最难的就是缺钱,我建棚、试新品种都需要大量资金,是铜鼓农商银行资金扶持,铺平了我葡萄种植之路。”魏长平介绍,2018年7月,经过调查审批,铜鼓农商银行丰田支行向他发放了30万元农户贷款。
有了资金的支持,魏长平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开始试种“阳光玫瑰”。为尽快掌握种植技术,除了向技术人员请教,魏长平只要有时间就去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园中现场学习。
“在铜鼓农商银行资金支持下,这4年我们试种非常成功,现已成功结果三批,也吸引很多游客游玩采摘,种植葡萄比我种植其他水果收入高很多,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魏长平笑着说,他还想再贷120万元建100亩连栋棚,农商银行向他推荐了财政惠农信贷通,解决担保问题,利息也低。
“总行党委非常重视对特色产业金融支持,魏长平葡萄种植产业符合我们支持标准,这次申请的财政惠农信贷通也已发放,我们希望能多支持这样的创业者。”铜鼓农商银行丰田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雪中送炭”显担当
近年来,铜鼓县大力实施“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助推乡村旅游,融种植、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家庭农场随之兴起。然而,今年2月的一场大雪,让辖内一些家庭农场损失严重。乐普家庭农场就是其中之一,种植大棚倒塌、果树苗冻死,直接经济损失达470万元。
“没想到在受灾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农商银行还给予我100万元资金支持恢复重建。”乐普家庭农场法人代表邱敏面对贷后回放的工作人员说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铜鼓农商银行迅速安排部署,与当地政府和村委对接,通过上户走访和电话沟通,全面摸清辖内客户受灾情况。该行共走访对接客户177户,包括受灾客户137户,涉及26家企业、111户农户,其中,受灾后有信贷需求的28户。
了解受灾情况后,该行党委班子带领相关网点,调查走访受灾企业和农户,现场了解受灾情况及灾后金融需求,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尽贷。对115位存量受灾客户,该行承诺不抽贷、不断贷,并通过利率优惠、贷款提额等政策,减轻还款压力,增强客户恢复生产经营的信心。
同时,该行及时推出“百福·暖心贷”,满足受灾群众灾后重建信贷需求;针对受灾客户实施“一户一策”,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助其渡过难关。据悉,灾后20天内,该行已向15户受灾客户发放贷款8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