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李华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四川省广安市大力发展以茶叶为主的种植经济,茶叶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为推动广安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茶农致富,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解决茶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广安茶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该支行共办理农户信息建档500余户,投放“惠农e贷”8000余万元,较上年增加5300余万元,“惠农e贷”余额1.78亿元。
日前,广安市野春芽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学琼在依山起伏、错落有致的茶树间,正向三三两两的采茶客介绍着:“近期气温适宜,雨水适中,大家可以看到青翠的老叶间冒出鹅黄嫩绿,这正是采茶的好时节。”
天气转暖,在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光辉村茶园,茶树萌发了新芽,一股淡淡的茶香伴随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每年这个时候,汪学琼都会带着茶园基地的村民们挎着竹篮,穿梭茶园,娴熟地采摘新鲜的嫩茶芽。
走进光辉村茶园基地,满山青翠。茶农们身挎茶篓,在茶林中穿梭,时而举手腾空划过,时而俯身茶林间,手指在茶枝叶间上下翻飞。
“采茶一天可以挣100块钱,对我们来说是一份不错的收入,村子里很多人都愿意来。”光辉村村民周琼说。
光辉村种茶历史悠久,气候、土壤、地形条件适宜茶树生长。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将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支持。
“今年开春以来,气温持续上升,茶叶的采摘时间较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茶叶生长也比较好,较往年能增产20%左右。”汪学琼介绍说,目前已带动周边300多名村民务工就业,预计这一季春茶可为村民增收5000元左右。
“发展茶产业既可以提高茶农收入、振兴经济,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还能提升文化内涵、唱响品牌。通过茶旅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相关负责人说道。
“多亏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今年春茶长势良好,这片2200亩的茶园预计收益200余万元。”汪学琼信心满满。
然而,几天前的汪学琼,底气并没有那么足。据了解,茶叶采摘后,必须当天交给加工厂杀青,不然炒出来的茶叶就会变成次品,卖不上价。为了不误茶期,急需流动资金支付采茶务工费和新机器设备购置费,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茶销售市场行情又不明朗,导致汪学琼信心不足。
在了解到茶园的需求后,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积极对接,派客户经理到现场调查,认为该公司“支农支小”都符合农业银行的要求,短时间内为其发放贷款30万元,并用足减费让利政策,为其降低了融资成本。
据悉,早在2016年5月,前锋区茶叶品牌“广安松针”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大力支持当地发展茶产业,带动村民就业,为村民致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方向。
该支行按照“一村一品”的指导思想,针对“广安松针”茶这一特色产业,创新推出“惠农e贷-茶叶贷”。
该产品是农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批量采集茶叶种植农户内外部数据,建立信贷模型,实现系统自动审批、农户自助快捷用信的农户贷款,解决了“三农”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与此同时,该支行还为茶企量身定制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及时“输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加大茶叶收购力度,保障茶农经济利益,全力支持茶叶产业链发展。
据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全产业链服务茶产业的“广安模式”实现了茶农、茶商、茶企、政府和银行的多方共赢,使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进一步落实,实现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农业银行广安区支行将立足于实际,大力实施普惠金融,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托起了茶农的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