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5月16日 > 总第534期 > A1 > 新闻内容
绿色金融探索持续进行 农业领域碳减排成机构关注热点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孙金霞 王爱静 见习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

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亟待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因此,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同比增长38.6%,比上年末高5.6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6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2.05万亿元。 

 近年来,浙江江山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碳金融在农业中的应用,创新“农业碳融通”绿色金融贷款,支持农业领域节能减排。图为该行 客户经理走进佳能家庭农场,对前期发放的“碳融通”贷款支持新建的“智能育秧大棚”育秧情况进行贷后回访。
 

虽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等主体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为发展提供保障。

“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主要通过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构建激励机制,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组织的“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上曾介绍道。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去年,人民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并密集落地一系列相关政策。

人民银行确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政策发展思路。其中,“三大功能”指的是绿色金融积极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五大支柱”则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深化国际合作。

在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方面,人民银行等部门于去年4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随后,《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等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正式发布。

在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去年7月,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实施。《方案》明确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纳入考核业务的覆盖范围,其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11月,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在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方面,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披露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报告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并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经过近1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逐步清晰。今年,为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监管部门持续加码。

今年2月,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探索制定碳金融产品相关标准。

2个月后,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部署了这一年重点研究工作,提出人民银行研究系统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伴随政策文件陆续出台、细化和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顶层设计及制度安排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金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发展绿色经济在为我国金融机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赋予其前所未有的责任。近年来,金融机构利用其资源和优势,积极开辟农村绿色金融业务新“蓝海”,探索走出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

浙江农信辖内江山农商银行对农业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的探索,就是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案例之一。

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各行各业对减碳的热情度飙升。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全球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之一,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推进农业领域碳减排成为必答题。

浙江省衢州市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加快绿色转型,衢州市率先建立农业碳中和账户,系统记录相关农业主体碳减排情况,包括数据采集、核算、评价三个环节,并对碳减排情况进行等级评定,为金融支持提供减排依据。

在此背景下,浙江农信辖内江山农商银行探索农业碳账户金融应用场景,将碳账户运用嵌入信贷全流程,创新推出面向本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金融产品——农业“碳融通”贷款,并于去年7月13日为天蓬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蓬公司”)发放首笔农业“碳融通”贷款500万元,用于建设新一代节能减排绿色猪舍。据悉,该笔贷款是全国首笔农业碳中和项目贷款。

天蓬公司是衢州本土农业企业,主要从事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和农场经营。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该公司推进现代化“零碳牧场”建设。

据了解,“零碳牧场”引入“楼房猪舍”概念,采用双夹层保温、全漏粪系统,运用智能化养殖模式、自动环境控制系统(控温、通风换气、集热)、自动喂养、自动清粪等先进工艺,将产出废物通过一系列无害化处理,转化成有机肥、电能等可再利用的绿色原料,最终实现牧场“零碳”排放。牧场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4166吨。

农业“碳融通”绿色贷款的推出,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绿色猪场扩建资金难题,有力支持该公司规模化养殖绿色转型。

“我行近年来还先后推出‘绿色资金池贷款’‘生物活体抵押贷款’‘公益林补偿收益绿色质押贷款’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信贷产品,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和农业经济低碳发展。”江山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绿色金融必将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发展农村绿色金融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与促进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投入到实践中,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实际,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投入、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推动农村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振兴成色。

绿色信贷的未来任重道远,更需要金融业协同作战,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农业绿色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通讯员陈魁华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