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罗木花 黎春怡
【农村金融时报】
2022年以来,广西北部湾银行通过服务聚焦、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举措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服务多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帮助中小微企业成长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3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95.51亿元,同比增加203.92亿元,增幅41.48%。
精准施策
打造多元化融资方式
北部湾银行坚持“围绕客户做银行”,根据小微企业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打造标准化、普适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为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源源活水。该行制定涵盖养殖业、木材加工业、种植业等方案制产品79个,重点县域方案27个、重点行业小微业务方案16个,方案制贷款余额超27.78亿元、较年初增长122.24%。
“以前的船舶贷款对企业资质要求比较高,审批时间也长,这个产品为我们量身打造,直接解了休渔期的燃眉之急。”老渔民苏先生笑着说。
图为北部湾银行小企业中心客户经理到港口了解船运贸易情况。 通讯员 梁秋玲 摄
据悉,北海市海洋捕捞业日渐成熟发达,当地从事海洋捕捞作业的渔船日益增加,渔船作业过程中维修船舶、补给船上物品、更新作业设备等有大量资金需求。随着休渔期的到来,北海当地的老渔民苏先生面临维护渔船、缴纳运营相关费用等资金周转压力。正当他为资金一筹莫展时,北部湾银行小企业中心客户经理了解到休渔期大多渔民普遍面临同样问题,经实地调查后,根据当地的渔业捕捞业痛点难点研发制定了流程便捷、还款灵活的“北部湾小微贷系列之渔船贷”,仅三个工作日便发放了一笔期限3年200万元贷款。
多措并举
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北部湾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三农”经济、“走出去”“引进来”等领域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小微金融与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等重点战略融合发展。
作为柳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西某建筑装备科技公司已拥有超40项专利权,但融资难题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不容易。”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2022年初受疫情影响,该公司资金回笼出现暂时困难。北部湾银行柳州分行了解情况后,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上门调研企业情况,为企业办理370万元无还本续贷“科创贷”,贷款期限2年,利率低于3%,顺利解决企业资金困局。
“不仅放款快,而且利率低,‘桂惠贷’真的是惠企便民。”玉林市某能源投资公司负责人蔡先生介绍。
该公司主营汽柴油销售,在当地经营加油站。近期,公司经营周转遇到困难,北部湾银行玉林分行向其发放“桂惠贷-经营贷”1000万元,用于购进成品油及支付加油站装修费用,还为企业让利20万元,进一步振奋了企业信心。
截至3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7.5亿元,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合计33.82亿元,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47个BP,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费让利超1589万元。
科技赋能
线上服务提升融资质效
在贵港经营木材加工生意的小微企业主刘先生近期因经营规模扩大面临资金难题。他在北部湾银行网站上看到了“北部湾小微贷系列之木材加工贷”介绍,便报着一试的念头打通了北部湾银行的电话。该行小企业中心贵港分中心在了解刘先生情况后,通过“数字小微”系统录入客户的纳税、水电费、银行流水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审批模型,仅三天便为刘先生发放纯信用贷款200万元。
此外,北部湾银行还依托人民银行“桂信融”平台将企业政务信用和商业信用转变为金融信用,创新落地“流水贷”产品,实现传统审批模式向数字化审批转型。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全区810户中小微企业发放线上融资4.6亿元,以金融科技赋能相关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步,北部湾银行将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全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场景生态为支撑、综合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化小微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产品”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