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李华郁
【农村金融时报】
一年回眸万物新,去年,农发行福建南平市分行挥毫谱写支持乡村振兴新篇章,累计审批各类支农贷款63.66亿元,投放各类支农贷款30.85亿元,支持绿色项目8个,支持民营企业22家,为南平市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农发行力量。
筑牢农发绿之底色
面朝森林,绿意浮动,顺昌县被誉为中国竹乡、南方重点林区。在这里,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收到由国际权威机构SGS颁发的,国内首张欧盟FSC生态系统服务认证证书,取得国内首张向欧盟出口林业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通行证”。这意味着林业生态系统服务实现价值化,“森呼吸”也能变成产品增值。
得知这一消息后,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及时对接企业需求,创新碳汇模式,于去年5月获批顺昌县国有林场涉农产业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并投放100万元。该笔贷款是全国系统首笔采用国际林业碳汇(VCS)收益权质押的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担保资源不足的问题。
该贷款以创新形式拓宽绿色生态资产融资渠道,支持南平市生态银行建设,为发展绿色金融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向绿而行,该行探索“农地+”绿色融资模式,投放5.7亿元支持“水美城市”、水利、供水及污水等8个绿色建设项目,推动南平市生态文明建设。
解密“三茶”富兴之钥
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南平的茶文化、茶产业缘来已久。2018年,南平市借助武夷山品牌优势,以绿色生态和“大武夷”为南平优质农产品赋能,武夷山市闽派茶业有限公司是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的重点企业之一。
图为武夷山茶叶春收景象
与该企业合作3年来,农发行南平市分行面对企业春茶收购资金紧缺、因疫情影响面临困境等难题,跑出信贷“加速度”,高质高效完成贷款审批与投放,推动区域“三茶”发展。
1年来,该分行聚焦优势特色茶资源,主动营销对接,探索支持茶文旅融合示范项目、茶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生态种植、茶庄园建设等工程,制定金融服务茶科技方案,累计支持5家茶企贷款2500万元,让金融赋能茶产业,让闽北茶叶更香。
做强科特派创新链
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全产业链肉鸡饲养加工企业,以其“自繁·自养·自宰·深加工”的方式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构建“食品安全质量体系、食品安全防护体系、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产品源头追溯体系”四大防护体系,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与农发行合作的17年来,双方共同为当地实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图为圣农集团肉鸡加工车间流水线
去年,南平市分行持续加大对圣农集团的支持力度,向圣农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5.5亿元,助力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强科技研发,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福建杜氏木业、南平享通生态农业、武夷丘苑茶业等多家企业作为南平市科特派技术支持企业,农发行南平市分行在科技创新链上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金融创新+乡村振兴”共赢模式,力争实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源整合”良好格局。
深耕文化余韵流长
梅口古埠始建宋代,是水运发达的商贸渡口,已有千年历史。该分行抓住梅口埠“金土地生态银行”创新模式试点的契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了解融资需求,策划融资方案,于去年5月向松溪县梅口埠4A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旅游扶贫贷款5000万元,并投放1000万元。
该项目以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修缮、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为主要建设内容,有利于古村落、古建筑群的保护及文化遗产的传承,实现旅游资源整合、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当地整合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