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史如月
【农村金融时报】
一直以来,河南滑县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宗旨,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以“党建+金融”新模式,提高普惠金融水平,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擘画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政银共建 扛稳“兴农重任”
2021年5月,滑县县委组织部与滑县农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党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共建三级体系。在乡镇层面,滑县农商银行党委与全县2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签订“党建+金融”共建协议;在村级层面,各支行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签订“党建+金融”共建协议;在村小组层面,各支行党小组积极对接各村支部党小组,形成了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行动的工作体系。
共创组织活动。该行和共建单位联合召开“弘扬建党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巩固脱贫成果、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共育人才队伍。该行和共建单位实行“双向挂职”,基层支行党员和优秀客户经理分别挂职乡镇、村委“金融顾问”,聘请村委担任农商银行“三农顾问”,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服务等方式,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
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聚焦农业发展特点,该行创新推出“党员先锋贷”“粮食贷”“农机贷”“甜瓜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等线下产品。2021年8月,该行推出“安馨贷”线上产品。截至今年2月底,“安馨贷”累计授信30871户、金额17.39亿元;用信5246户、金额3.08亿元。
整村授信 搭起“富农舞台”
滑县韭兴种植有限公司由白道口镇崔郭庄村成立,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村民自愿入股,大力发展大田韭菜种植。滑县农商银行白道口支行为该公司授信50万元,带动50户村民种植韭菜,流转土地900亩,一期种植韭菜400余亩,2021年实现增收150万元。
“这里的韭菜种植规模大、品相非常好,很受欢迎。我来这里进货有几个月时间了,计划与这个村长期合作。”一位来自山东的客户说。
自全县党建金融联盟活动启动以来,在崔郭庄村,白道口支行通过为其整村授信,实现贷款客户85户,授信金额580万元,用信户数34户、160万元,为崔郭庄“一村一品”的特色致富路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近年来,该行坚持以整村授信为抓手,各支行党支部与村支部联动,共同推进信用评定活动,着力建好“一个群”,即“村民微信群”;开好“三个会”,即乡镇政府对接会、返乡人员座谈会和金融产品宣传会,重点支持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等,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同时将信用评定活动与送电影、送戏曲、送金融知识下乡等相结合,吸引百姓积极参与。
截至2月底,该行累计完成整村授信评定610个村,整村授信覆盖率达到63.06%,累计评定信用村52个,评定信用户6121户、授信3.63亿元,用信户数5180户、用信金额3.16亿元。
普惠金融 擦亮“惠农招牌”
滑县农商银行以物理网点为主阵地,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丰富服务内涵,重点推动金燕驿站建设,方便群众小额取款、转账、缴费等业务办理,提供免费测血压、量体温、学习农业科技等服务,目前建设金燕驿站3个,农民金融自助网点94个,基本实现了“简单业务不出村,复杂业务不出乡”。
“我不出村就能取钱,还能量血压,真是太方便了。”在焦虎镇屯集村“金燕驿站”,李大伯高兴地说。
该行还以“金燕e购”电子商城为平台,做好特色农产品代销业务;以手机银行为核心,拓展水费、扫码点餐等便民缴费项目89个,不断提升场景化金融水平,通过打造“指尖上的银行”,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