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宗威言
【农村金融时报】
近期,浙江农信辖内桐乡农商银行大力推进“共富网格”服务机制,依托数字化服务手段及专项服务队伍,打造共富乡村、共富社区、共富商圈、共富企业等系列共富样板场景,开展“共富网格”工程试点村建设。
截至2月末,该行试点村12139户农户,授信户数达到11655户,授信金额23.26亿元,授信覆盖率达到96.01%。目前,该工程已在全市推进。
该行深化“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依托银村共建,在全市设立“共富网格”4273个,构建“共富网格员+村(社区)微网格长+村网格经理”服务队伍,实现社会治理网格与金融服务网格、政务服务与基础金融服务深度融合,让百姓畅享家门口的服务。
该行还选派284名员工作为共富网格员,牵头走访网格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全面收集网格社情民意信息、普及金融知识,重点满足村民水电费签约等日常性金融需求,并协助相关部门做好网格内社会治理、信息交互等工作,有效提升网格内农户建档信息真实性。
同时,该行选派客户经理作为村网格经理,开展协同走访服务,“登百家门、问百家需、解百家忧”,全面对接村民信贷业务需求。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党群创业、生活服务等需求,该行推进“政银协同服务”进村组,实现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
该行融入社会治理,通过“两座谈一联系”(书记座谈会、村务座谈会、民情联系会)等村务常规活动平台,以小而精的方式,推动与村级工作的全方位融合,扎牢乡村基础民生服务网的关键结点;同时,自建“农户家庭信息质量校验模块”,完善农村信用体系。
在目标上,该行明确村民家庭“一揽子”服务目标,从村民微网格入网率、个人贷款覆盖率、民生服务覆盖率等八大项目出发,建立“网格金融服务十大目标”,有力提升农村数字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
在拓展普惠服务深度方面,该行以浙江省农信联社的“数字管理平台”走访营销模块为基础,自建一整套线上走访营销闭环,完善过程管理、盘活金融服务数据资源,依托共富网格工程进行试点应用,实现精准联系、服务每一户农户。
该行还建立了“三治信农贷”授信模型,对村内入网村民通过行内外数据分析,设置准入、额度、利率模型评分卡,不断进行准入判断、提额增信工作;同时加快推广“浙里贷”小程序,拓宽主动获客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