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21日 > 总第528期 > A1 > 新闻内容
春耕备耕忙 农险来护航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大伯,过年好,谢谢您长期以来对我们的信任,今年我们将继续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保障服务。”春节一过,人保财险农险团队就来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走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宣传政策性农险等业务。工作人员将农险宣传折页送到每个农户手中,暖心服务获得农民朋友的赞扬。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耕时。当前,小麦生产已进入春季管理关键时期,春耕春管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积极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功能,要求各地分支机构抢抓农时,做好重要农产品保险承保工作,支持春耕生产和稳产保供。”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使其更好地走进农户、惠及农民,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风险保障功能。

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也是老百姓饭碗里的主要粮食品种。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去年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去年覆盖粮食主产省份约60%的产粮大县(500个),今年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

作为我国农险行业领头羊,人保财险全面落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扩大实施范围政策。截至2月底,该公司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承保面积达3823万亩,为458万户次农户提供了超过372亿元的风险保障。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农业农村部也提出,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2022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养殖业发展,豆油和豆粕需求大幅增加,我国大豆产需缺口较大且长期存在。”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落实‘扩种大豆和油料’和‘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相关要求,人保财险正积极推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保险业务探索试点,希望为创新种植技术和种植效果提供保障,助力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的任务目标。”

截至2月底,人保财险农业保险累计承保三大主粮6051万亩,共计为656万农户春耕备耕提供489亿元风险保障。

护航农业全产业链

除了发挥保险损失补偿功能外,在助力农民提升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等方面,农业保险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为帮助农民提升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人保财险充分利用农业气象监测分析服务资源,为农户提供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管理决策依据和建议。

与此同时,人保财险将农业保险融入农业灾害防范救助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将保险功能从事后损失补偿延伸至事前防灾减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做好防灾减损各项工作。

春耕备耕期间,保障农业生产资金及时供给也尤为重要。为帮助农户获得春耕备耕生产资金更大力度的支持,人保财险开展了“保险+信贷”模式创新。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及去年入冬特大暴雪灾害导致部分农业设施受损等因素影响,部分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对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迫切。针对这一情况,今年1月,人保财险与7家银行开展合作,推出“农户生产+金融助力+保险支撑”模式,即该公司承保政策性粮食作物成本保险,银行提供优惠信贷资金,灾后保险赔付优先偿还银行贷款,确保农户及时获得信贷资金支持,组织春耕生产。

上述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公司将继续强化“承保”技术支撑,升级“减损”服务举措,提升“理赔”服务品质,科技“赋能”全过程,夯实农险经营管理基础,降低农业生产中各类风险,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创造价值,以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