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21日 > 总第528期 > A1 > 新闻内容
金融似春雨 普洒“润”春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孙金霞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及时满足农户春耕生产的资金需求,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和农民们同步忙碌着,春耕备耕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全面展开……

芮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田间了解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并向农户讲解信贷产品知识。张铮 摄

今年的春耕备耕呈现出了哪些新变化?农户贷款利率情况如何?有哪些专项信贷产品?贷款速度如何……本报编辑部就春耕备耕信贷服务相关问题,走访了部分金融机构。

信贷资金利率整体下降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目前,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正值春耕时节。

“有了这笔资金,我就可以新进一批化肥,把蔬菜大棚拾起来,真是太好了。”近日,河南省周口太康县马厂镇陆庄的种植户和农资商户陆某,在河南太康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用手机体验“周到贷”,获得审批额度20万元。

谈起贷款利率,陆某对记者说,今年让他最开心的是贷款利率比去年还低。

太康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今年涉农贷款年利率下浮,去年平均是8%,今年平均7%,大概下降1个百分点。像陆先生贷款年利率最低,只有6%左右,月息千分之五。”

谈起利率下降的原因,他表示,是因为支农再贷款利率低,太康农商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额度18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符合经营性用途的农户可以享受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最低6%。

“另一方面原因是LPR下降了。传导到各地的农商银行网点,利率就下调了,这是利率能够持续下降的基础。”浙江农信辖内乐清农商银行业务部总经理黄招兵说。

值得一提的是,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指出,2022年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落实好LPR下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的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

据黄招兵介绍,今年各金融机构通过减费让利的方式支持春耕备耕,市场利率随之全面下降。另外,近年来综合信贷利率也处在下行空间。如今年LPR已下调2次。这些因素综合促使春耕利率较往年有所下行。

在浙江新昌,浙江农信辖内新昌农商银行结合央行再贷款政策,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完善差异化利率定价机制,逐步降低贷款利率,发放春耕备耕经营主体的贷款利率控制在低于本行平均利率60BP之内,并给暂时出现经管困难且有发展前景的普惠型涉农小微企业适当减息让利。

“今年金融支持更足。”黄招兵表示,该行今年的春耕计划启动比往年更早、信贷投入更足、减费让利更多。如15亿元专项春耕信贷资金计划,通过早谋划早落实、上门服务送“春贷”、减费让利降成本等方式,全力支持春耕备耕有序开展。截至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已达455亿元,惠及农户12.5万户。

“我行强化与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大力推广‘农担通’产品,以低率、纯信用方式,缓解农企融资难题。通过打造以信用为主、免抵押、低费率的‘农担通’特色金融产品,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LPR上浮50BP执行,目前利率仅4.35%,远低于普通市场利率,同时下调担保手续费率,最高不超过0.8%,降低利率点。”浙江农信辖内吴兴农商银行业务(普惠)管理部总经理沈振兴对记者说。

金融科技护航春耕生产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农业的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融资效率不断提高。

比如,太康农商银行“周到贷”线上贷款产品,今年升级了“大数据风控模型+人工电核”双重安全锁,风控系统得以提升,并且,全程由系统实现自动计算和审批,审批时间由最初的24小时到现在最快只要1分钟,达到秒批秒贷。

“目前金融支持得到大范围延伸。以前,农户贷款流程是往返跑网点办贷款,耗时耗力。有些不愿去网点的农户,只能通过民间借贷,信贷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现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快速导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全面满足春耕资金需求。同时融资效率也不断提高。通过线上贷款产品让农户‘一次不用跑’就能解决春耕资金问题,最大程度提高春耕备耕融资效率。”黄招兵对记者说。

浙江农信辖内新昌农商银行行长杨琳也表示,今年春耕呈现出更加“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趋势,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实现绿色春耕。

“我行建立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农商银行运作的服务体系,以加强政银、银保等‘多方联动’服务对接,提供专业科技动态信息,实施农机研发制造金融扶持计划,探索以‘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为抵押物的新型抵押方式,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鼓励和引导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引领性标杆性项目,以点带面促进全县‘三农’高质量发展。”杨琳说。

“以吴兴农商银行‘农担通’为例,此产品以农业主体信用指标为核心、以为农服务属性等指标为补充建立评价模型,构建农业主体画像,建立农业主体‘白名单’,借助省农担公司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梳理出网格化走访清单,以便更好地上门服务,提升效率、实现共赢。”沈振兴说。

除了农商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为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金融+非金融”一站式服务场景,在春耕备耕期间,从客户视角出发,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客户综合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积极应对春耕备耕新变化

今年的春耕在全球经济环境、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更为复杂,粮食稳健供应变得格外重要,金融机构对春耕的支持力度较往年更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为了应对更复杂的春耕形势,金融机构要更多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黄招兵表示,金融机构可从保障春耕资金供应,实现信贷需求全覆盖、实施减费让利,降低资金成本等五方面入手,助力春耕工作。

在全力保障春耕资金供应,实现信贷需求全覆盖方面。金融机构要聚焦种粮大户、农机农资生产供应、粮食加工流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足额保障各地春耕备耕信贷需求。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要主动“下地干活”、上门走访、积极授信,力求春耕融资需求100%全覆盖。

邹城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草莓种植基地调研。钟琳 摄

在实施减费让利,降低资金成本方面。为保证春耕顺利进行,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另一方面要推出利率更低的产品、简化贷款流程,为农户带来真正实惠。对于春耕备耕贷款产品,主动给予优惠利率,执行差异化政策支持。贷款流程力求精简,让农户“少跑一次,不跑一次”,加大对农户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同时,通过与农信担保公司合作、农民资产受托贷款等形式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在倾斜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方面。金融机构要将制度、资金、人员向保障春耕倾斜。制度上可以建立专项春耕政策,如“走千家访万户”支持春耕计划。资金方面可以单列支持春耕的专项资金,如乐清农商银行的“15亿元支持春耕专项信贷资金”。人员方面可以成立领导专班、服务小组,提高服务效率,如建立春耕备耕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实行信贷审批优先受理、优先办结等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春耕备耕时效性需求。

在做好风险防范,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方面。为保障春耕稳步推进,各保险机构要早谋划、早部署,提前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好风险应对,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