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14日 > 总第527期 > B1 > 新闻内容
2022年统筹安排200亿元春耕备耕专项信贷资金
浙江农信 金融“活水”润春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王俊 祝达峰

【农村金融时报】

眼下,浙江各地农民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2022年,统筹安排200亿元春耕备耕专项信贷资金,全力保障春耕备耕生产需求;计划为种粮大户累放贷款15亿元,有效助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投入农业“双强”支持资金100亿元,大力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发展……浙江省农信联社第一时间出台确保信贷投入、优化金融政策、支持农业“双强”、保障农资采购等八项金融举措,全面推进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稳产增产,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农信力量。

林兴奎是台州当地的种粮大户,为响应种粮号召,今年他打算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由1800亩扩大到2000亩。但种植面积一扩大,资金需求也相应增加了,这让林兴奎犯了愁。在关键时刻,浙江农信辖内玉环农商银行为他办理了180万元春耕贷款。

看着仓库里满满的农用物资,林兴奎开心地笑了:“在农商银行的支持下,今年春耕的农资都备齐了。”

稳面积,资金是保障。有了资金的支持就有了坚实的后盾。

针对春耕备耕资金市场需求季节性强、时效性高等特征,浙江省农信联社指导、带领全省农商银行、农信联社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春耕备耕资金供应,确保春耕备耕生产不误农时、不误农需。

浙江农信辖内磐安农商银行为春耕备耕新增授信8亿元,通过减手续、减流程、减成本等方式,实现全县农业生产主体金融助力100%覆盖,预计减费让利80余万元。

浙江农信辖内安吉农商银行截至2月末已向县内农户发放农林作物种植、培育贷款5亿元,支持农民及早储备化肥、籽种、农药、地膜和抗旱生产等农机设备,为全年农业丰收提供有力支持。

稳产量,科技是关键。为通过金融赋能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浙江农信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业“双强”行动,让农业更有“科技范儿”。

“‘机器换人’省工增效的效果非常明显,以无人机喷药为例,用传统方法,10个农民花3天时间都打不完,而且防治效果参差不齐,如今用上植保无人机,不仅喷药均匀,工作效率还大大提升。以前一想到上千亩土地需要防治就头疼,现在防治喷药只需要站着拍拍照片。”在萧山农商银行3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下,杭州万青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青在成功购买了无人机后轻松地说道。

在科技备耕潮流下,浙江农信辖内诸暨农商银行顺势而为,创新推出“农机贷款”,通过给予设备生产或销售企业一定的贷款卖方额度授信,农户在向已授信卖方购买设备时,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金额即可购买设备,既解决了种粮大户购买农机的资金问题,也帮助企业打开市场。目前,该行已为农机销售企业授信10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