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2年03月14日 > 总第527期 > A3 > 新闻内容
农信机构一把手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源源 陈衍水 王松 余连斌 郑长灵 黄力辉 韦秋莹 王爱静 见习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编者按:

进一步提升融资便利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金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这些内容,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农信人有哪些认识和体会呢?为此,《农村金融时报》邀请多位农信机构一把手,与读者分享他们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畅谈2022年的工作规划。

浙江瑞丰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章伟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金融、“三农”等农村金融人关注的领域有了新一轮部署。作为浙江首家上市农商银行,我们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全力践行普惠使命,着力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要在“促增长”上下功夫,就是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特别要加大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的继续提升,发挥好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职责。要在“优生态”上下功夫,发挥出我们长期深耕本土的优势,深化我们的融资畅通“百园工程”效能,进一步推进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要在“差异化”上下功夫,我们特别关注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明确大型银行普惠型贷款增幅指标,可能对下沉市场格局产生新影响,我们对此也表示关注。

福建漳州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惠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更要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漳州农商银行要坚决落实福建省联社党委及各级政府工作部署,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为春耕备耕的农户、农资企业等做好金融支持。例如:我行设立春耕备耕专项信贷资金,发放“福种贷”“普惠贷”等,以“金融活水”播撒春耕“及时雨”。

同时,漳州农商银行要做实做细日常金融服务工作,切实服务好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文旅经济等,积极融入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推广“福股贷”等创新形式金融产品,不断提高支农覆盖面,提升惠农工作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广东肇庆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东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肇庆农商银行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将全面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重点围绕“党建、信用、人才、产业、治理”五大元素,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三农专属银行”。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镇(街)、村(居)委与农商银行结对共建协议,建立“党建+金融”长效机制,解决“发展难”问题;二是坚持信用基础,加大“数字信用乡村建设”力度,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下沉到户、到人,提升金融数字化服务水平,解决“融资难”问题;三是坚持人才纽带,充分发挥“行长顾问”“金融特派员”作用,精准对接涉农金融需求,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人才少”问题;四是坚持产业抓手,瞄准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一村一品贷”推广力度,为乡村产业注入金融“活水”,解决“致富难”问题;五是坚持治理目标,政银合作推进“智慧门牌”建设及“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推广工作,建立“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破解“治理难”问题。

黑龙江哈尔滨农信社

党组书记、理事长姚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更加坚定了农信系统干部职工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哈尔滨农信社坚守主责主业,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社会贡献度有效提升,围绕“谁种地、服务谁”,积极支持备春耕生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26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增幅10.88%,扎实推进“整村授信”,打通信贷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未来,哈尔滨农信社将以支持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深入分析国家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系列政策措施,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对涉农核心企业上下游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信贷支持。

广东潮州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杜文: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提升融资便利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我认为,作为金融机构要遵循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业务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潮州农商银行坚定以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体现政治站位,围绕“打造服务潮农潮商、专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银行”战略愿景,扎牢“创特色”和“防风险”两条主线,建设乡村金融、小微金融、零售金融“三大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兴宁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农商银行把脉定向,更加坚定了我们农村金融主力军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广东兴宁农商银行将认真按照广东省联社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共富、法治、勤劳、转型”下功夫,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加强风险防范的前瞻性,强化合规经营;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加快乡村振兴产品创新和信贷投放,以金融力量促进共同富裕;深化与政府的战略合作,信贷支持培育扶强骨干企业,针对农业产业园、产业链、供应链、新业态、新主体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服务农民勤劳创新致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与省联社各产品研发条线对接,积极承接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产品落地应用。

河南罗山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本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这是“实实在在”的要求,是叮嘱,更是决心。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罗山农商银行坚持扛稳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社会责任,今年计划将80%以上新增贷款用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

我们将积极探索“党建+金融”的服务模式,传承“草根银行”“背包银行”精神,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推动服务下沉;以纯信用、无抵押、循环使用的“金燕e贷”为抓手,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完善“线下+线上”相融合的小额信贷模式,有效缓解本地小微企业和百姓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的难题。

河南邓州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段长伟: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等。这为我们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破解当前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下贷款需求不足这一难题指明了政策方向,为我们支农支小、持续实施普惠金融坚定了信心。

2022年,邓州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聚焦“党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特色金融服务等重点工作,继续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主动对接“三农”、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用好惠企助企政策,持续调优信贷结构。

河南源汇区农信联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利民:

农信社根在农村,“三农”不能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源汇区农信联社将继续发挥熟悉农村、网点广布的优势,促进城市金融服务资源下乡进村,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同时,加大金融创新产品的惠农力度和普惠金融推广力度,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度、满意度。通过构建“党建联盟+普惠金融”、完善普惠授信体系等方式,强化对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金融支持。

农信社姓“农”,也是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不忘初心,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源汇区农信联社还计划单列500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

浙江兰溪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拥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进一步提高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工作这个重点。作为以“支农支小”为己任的农商银行,我们将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优化考核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提升,不断提升小微金融供给质效。尤其对政府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小微园区入驻的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提高产品服务精准度。通过深入对接小微企业园区,完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数据信息等方式,加大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投放,做好存量客户提额需求对接。同时,不断拓宽小微企业线上融资渠道,满足“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融资效率、额度方面的需求,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农信联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智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对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江川区联社要充分发挥好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秉承“为农坚守”初心,发扬“背包精神”“三水精神”,带头走村入户掌握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农民对金融服务、资金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以利率优惠、办贷手续简便、贷款获得率高为目标,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加大农村金融供给侧调整力度;用“惠农卡”支持农户宜粮的种粮、宜花的种花、宜菜的种菜、宜林的造林,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同时创新“农民住房按揭产品”,用“安居贷”产品全力满足农民对新农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贷款需求,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农信担当,向“小而美、聚而精、品牌佳、口碑好”的现代农村商业银行目标稳步迈进。

江苏宜兴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满平: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进一步坚定了宜兴农商银行继续深耕下沉、做深做细农村市场的信心。

去年,我们通过建立覆盖全市行政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点,延伸了金融服务触角。我们通过推进“整村授信”工程,为村委会认可度高、个人信誉良好、家庭收入稳定的农户,提供低利率、免抵押信用贷款,破解了农户“无抵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带来的贷款难、贷款贵的症结,为农户生产生活提供了金融助力,平抑了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打击了“套路贷”“高利贷”,助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下阶段,我们将更加主动融入宜兴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建设,通过推进整村授信项目2.0升级版,在探索集体土地入市、发展现代农业等改革举措中积极增加金融资源投入,更大力度支持宜兴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江苏泗阳农商银行

董事长李杨: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考核引导,扩充服务力量,优化信贷流程,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一方面,建立“公司金融部+小微企业金融部+重点乡镇网点”相协同的服务体系,增强小微团队的人员配备,持续推进大走访送服务活动,重点加大对辖内无贷企业的对接服务;另一方面,加强不动产、纳税、征信、水电缴费、法院执行等政务大数据的引入,并结合行内代发工资、日均存款等内部信息,逐步完善季年检、交叉检验、不对称信息分析等风险防控措施,通过数据赋能,全面推广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投放。

江西万安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子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将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江西省万安县地处罗霄山脉东麓,属于名副其实的“山区县”,万安农商银行扎根万安本土,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强有力的金融力量。

一脉初心坚守支农支小。我行每年以占全县36%的资金来源,发放了占全县80%以上的农户贷款、90%以上的脱贫人口贷款,沉甸甸的数据背后记载了万安农商银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

一腔热忱提升金融服务。偏远山区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堵点,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万安农商银行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点50余个,向135个行政村全覆盖派驻金融助理,联合县剧团常态化开展送戏下乡活动,让山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农村金融服务。

一如既往做好驻村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关键在人,万安农商银行选派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以贯之做好上级各项工作,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引导帮助群众做好春耕备耕、产业发展等,以驻村帮扶“第一等的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河南汝州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垒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作为农村地方金融的主力军,2022年,汝州农商银行将继续围绕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支农支小金融定位,加大小额贷款投放力度,以“征信e贷”为有力抓手,推动普惠金融步入新征程。同时,汝州农商银行将贯彻服务“三农”宗旨,简化小微贷款申请手续,优化审批流程,让金融活水流入乡村,让经济笔触划至田野,用实际行动绘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河南西平农商银行

党委副书记、行长邱波: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这不仅是叮嘱,更是信心和决心,为农商银行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河南西平农商银行将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扛稳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社会责任,计划将80%以上的贷款用于“三农”和小微企业,以转型发展为动力,以实干服务大局,用担当践行使命,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让履行农信使命依旧坚定不移、誓言依旧掷地有声、绵延的脚步依旧铿锵有力,为实现农村美、农业靓、农民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浙江德清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春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这为我们农信机构更深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德清农商银行将立足德清县“三农”发展,通过“三个化”进一步探索和深耕。

德清农商银行将聚焦“特色化”,把金融资源向民宿、茶叶、珍珠、黑鱼等德清特色产业进一步倾斜,配套“三块地”改革试点金融支持,助力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聚焦“数字化”,着力将数字金融服务融入“数字乡村一张图”建设,强化政银数据共治共享,加强信贷及时、精准和有效的支持,同时延伸金融服务触点;聚焦“圈链化”,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游农业产业融资环境,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黑龙江绥化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字里行间传递着支持实体经济的强烈信号。这也正是绥化农商银行坚守多年的发展理念。目前,绥化农商银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逐年递增,占比达80%以上。

长期以来,绥化农商银行发扬传统的农信“背包”精神,通过信用引领、走村入户、推广整村授信及“绥易贷”系列产品,发挥科技赋能和点多面广的线上线下组合优势,面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发放信用贷款,打造全民授信服务体系,实现城区网格化、乡村全覆盖。

下一步,绥化农商银行还要更好地对接客户,落实普惠金融,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黑龙江黑河农商银行

董事长朱金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大力抓好农业生产”的论述,进一步增强了农信人把服务“三农”作为主责主业的决心。

春季农业生产事关粮食稳定、农民增收。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今年以来,黑河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以“计划早安排、需求早摸排、资金早筹措、贷款早投放”为原则,创新服务模式,简化办贷手续,为农户春耕备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黑河农商银行已提前筹措备春耕生产资金60亿元,较去年增加5亿元;已累计投放备春耕生产资金16.97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

黑龙江嘉荫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这令龙江农信人倍感振奋。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黑龙江提出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的目标,嘉荫农商银行积极践行地方金融机构使命,备齐专项信贷资金3亿元,对种植大豆的农户及大豆收购加工企业推出了系列惠农惠企政策,并创新推出“金豆宝”等三款信贷产品,开创“金融+收粮企业家+担保公司+农户”多元组合的支农新模式。

下一步,嘉荫农商银行将进一步简化大豆种植户贷款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全力支持大豆产业发展。

广西马山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祖圣:

农村中小银行要全面落实金融支持“三农”政策,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智慧金融,勇担当地服务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从“上山下乡走村串户”到“数据科技赋能整村授信”,马山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农村金融数据资源优势,不断加强涉农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加速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深耕数字普惠金融“试验田”,全力推进“整村授信、户户有信”,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实现个人小额信用贷款快速办理,提高农户贷款可得率,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速度,原来7天申贷周期缩短为存量贷款客户1分钟内线上测算出贷款额度,最快8分钟线上获得贷款。二是提高效率,原来农户贷款至少跑3次,现在农户“最多跑一次”或不出门纯线上办理贷款。三是扩大覆盖面,马山农商银行通过涉农信息管理系统累计采集户数29469户,其中授信2163户,累计授信金额超1.08亿元;用信2136户,累计用信金额近1.07亿元。

云南镇沅农商银行

党委书记王丽雅:

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22年,镇沅农村商业银行将以此为指引,以实干担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积极争取打造信用县,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题,助力农民就业增收;二是提升服务小微企业发展质效,积极落实银保监会“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要求;三是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小微企业纾困政策;四是主动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企业,做好服务“三农”的金融压舱石;五是聚焦农户、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主体信贷资金需求;六是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有效满足农村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